
(1).敕命文書;公文。《南史·宋始興王濬傳》:“僞司隸校尉 殷沖 、 丹陽 尹 尹弘 并賜死。 沖 為 劭 草立符文,又妃叔父。”《元典章·朝綱一·庶務》:“ 至元 十年六月, 彰德路 承奉中書戶部符文。”
(2).指道家、神仙家符箓文字。 晉 葛洪 《抱樸子·遐覽》:“昔 吳 世有 介象 者,能讀符文,知誤之與否。有人試取治百病雜符及諸厭劾符去其題籤以示 象 ,皆一一據名之。”《雲笈七籤》卷五七:“符文者,雲篆、明章、神靈之書字也。”
“符文”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分為以下三類:
公文或敕命文書
指古代官方發布的正式文件或命令。例如《南史》記載的“沖為劭草立符文”,元代《元典章》中也有“中書戶部符文”的記載。
道家與神仙家的符箓文字
符文是道教符咒中的特殊文字符號,用于書寫符箓,被認為具有溝通神靈、驅邪治病等作用。晉代葛洪《抱樸子》提到“能讀符文,知誤之與否”,說明其神秘性與專業性。
符文(Runes)是北歐古文字系統,相傳由主神奧丁創造,分為三組共24個字母(古式倫文),每個字母對應特定神話涵義,如象征力量、保護等。這種文字多刻于石碑、武器上,兼具記錄與宗教功能。
在電子遊戲(如《暗黑破壞神》)中,符文指代具有特殊屬性的虛拟物品,用于裝備強化或技能觸發。
“符文”的核心意義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符號系統,其具體含義需結合曆史、宗教或文化語境判斷。如需更詳細文獻例證,可參考《抱樸子》《南史》等古籍,或北歐神話相關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