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體穴位名。位于臍正中。《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胸腹部主病針灸要穴歌》:“神闕百病老虛瀉,産脹溲難兒脫肛。”原注:“神闕穴,主治百病及老人虛人洩瀉。”
(2).天上的宮阙。 明 劉基 《述志賦》:“梁天津以濟河兮,睇紫微之神闕。”
“神阙”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分别對應中醫穴位和文學意象:
定位與解剖
神阙穴位于人體腹中部臍中央(肚臍眼),屬任脈。其解剖結構包含腹壁下動靜脈、第十肋間神經前皮支等。
功能與主治
該穴位具有培元固本、回陽救脫、調和脾胃等作用,主治腹痛、洩瀉、脫肛、水腫、虛脫等症。臨床上多采用艾灸(隔鹽灸或隔姜灸)而非針刺治療。
名稱由來
“神”指元神,“阙”意為宮門。因胎兒通過臍帶從此處獲取營養,被視為生命根源和元神門戶,故得名。道家典籍《道藏》稱其為“變化之極”,體現其與生命能量的關聯。
在古詩文中,“神阙”可代指天上的宮阙,如明代劉基《述志賦》中“睇紫微之神闕”即借指天界宮殿。
注:中醫治療需專業指導,請勿自行操作。若需完整文獻,可參考《外台秘要》《醫宗金鑒》等典籍。
神阙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神奇和空靈。下面将對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進行介紹,并列舉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神阙由部首示部(示字旁)和部首阝(邑字底部)組成,共有12個筆畫。
神阙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最早出現在《易經》中。它是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每個字都有自己的意義,結合起來形成了新的詞彙。
神阙的繁體字為「神闕」。
古代漢字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神阙在古時候的寫法為「神闕」。
1. 這座寺廟被人們譽為神阙之地,每年都有大批的信徒前來朝拜。
2. 這幅畫的色調和線條都非常柔和,給人一種神阙般的感覺。
神阙可以組成的詞語有:神奇、神秘、神話、阙變、阙如。
與神阙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神奇、神秘、神異。
與神阙意思相反的詞語有:俗世、塵凡、妖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