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孤經絕句的意思、孤經絕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孤經絕句的解釋

無可比附的單條經文和截斷的文句。 唐 宋 科舉往往以此試士,是當時的一種流弊。《新唐書·楊瑒傳》:“ 瑒 奏:‘有司帖試明經,不質大義,乃取年頭月尾,孤經絶句。’”《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十七年》:“諸司帖明經,不務求述作大指,專取難知,問以孤經絶句或年月日;請自今并帖平文。”亦省作“ 孤絶 ”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貢舉》:“自是舉司多有聱牙、孤絶、倒拔、築注之目,文士多於經不精,至有白首舉場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孤經絕句”是一個源自古代科舉制度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析:

一、基本含義

該詞原指無可比附的單條經文或截斷的文句,特指科舉考試中冷僻、脫離整體大義的題目。例如考官可能僅選取經典中孤立的片段(如“年頭月尾”),導緻考生難以聯繫上下文作答。

二、曆史背景與流弊

  1. 科舉考試問題:唐宋時期,部分考官為增加難度,刻意選取冷門經文片段作為考題,忽視對經典大義的理解。
  2. 楊瑒的批判:據《新唐書·楊瑒傳》記載,楊瑒曾上奏指出這種出題方式助長了死記硬背的風氣,成為科舉制度的弊端。

三、現代誤用辨析

部分現代解釋(如“形容孤獨無助”)可能是對字面的誤解。從曆史文獻和權威詞典(如漢典)來看,該詞本義與科舉制度相關,并不涉及個人處境的描述。

四、延伸參考

若需進一步了解唐代科舉制度與經典教育的關系,可查閱《資治通鑒》相關記載或《新唐書》原文(參考來源:、2、6)。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