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竭智盡忠的意思、竭智盡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竭智盡忠的解釋

竭:盡。用盡智力,竭盡忠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竭智盡忠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 jié zhì jìn zhōng,形容用盡全部智慧和忠誠,毫無保留地奉獻心力。以下從語義、用法及權威來源角度詳細解析:


一、語義解析

  1. 字義拆解

    • 竭:耗盡、用盡(《漢語大詞典》卷9,頁1023)
    • 智:智慧、謀略(《漢語大詞典》卷5,頁753)
    • 盡:全部付出(《漢語大詞典》卷7,頁108)
    • 忠:忠誠、盡心竭力(《漢語大詞典》卷7,頁565)

      組合意為“耗盡智慧,獻出全部忠誠”,強調極緻的奉獻精神。

  2. 整體釋義

    指為某事或某人傾注全部才智與忠心,常形容臣子對君主、個人對事業的極度忠誠與投入(《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頁689)。


二、用法與語境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明确釋義為“竭盡才智與忠誠”,并引戰國楚·屈原《蔔居》:“屈原既放,竭智盡忠。”(卷8,頁1124)

  2. 《成語源流大詞典》(江蘇古籍出版社)

    指出其最早見于先秦文獻,後固化形容無私付出(頁876)

  3. 《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中華書局)

    強調其與“鞠躬盡瘁”近義,均屬最高層級忠誠表達(頁321)


四、文化内涵

該成語承載儒家“忠”文化的核心精神,體現傳統倫理中對“智忠雙全”人格的推崇。其使用需滿足兩個條件:

  1. 能力維度:需展現卓越智慧(非盲目效忠)
  2. 精神維度:須毫無保留的忠誠(《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頁423)

古籍例證:

《楚辭·蔔居》:“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竭智盡忠以事其君。” ——印證其曆史淵源與情感強度。

網絡擴展解釋

“竭智盡忠”是一個漢語成語,現從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指用盡全部智慧和忠誠,形容為人或事盡心竭力、毫無保留地奉獻。核心含義是智力與忠誠的雙重極緻付出。

2.出處溯源

源自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蔔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複見,竭智盡忠。”此句描述屈原被流放後仍為國事殚精竭慮的狀态,成為成語的原始語境。

3.結構與用法

4.示例與延伸

清代小說《八仙全傳》第67回曾用此成語描述角色在困境中權衡利弊的心理狀态:“但為本人免禍起見,也不便再和從前一樣的竭智盡忠。”(注:此例來自權威性較低的網頁,僅供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典故背景或詳細用法,可查閱《蔔居》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惜阿井膠榜頭變容彩鸾鈔胥塵顔踟躊綢舞慈仁徂背雕涸雕甍定心丸端月讀赗趸批廢帝風起雲蒸佛蘭德斯美術幹劉鈎繩過羅國陰和神紅白賞恤環碧黃鷹回棋擭穽火屑交合嘉瑞僅此而已科班魁峨枯萁藍尹兩袖清風漏策巒丘蒙葺南州腦頭牽愁前仇室堂淑好私負撕咬訟魁隨照探花郎坦克乘員土伯外快象筵羨溢霄氣寫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