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泮宮的意思、泮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泮宮的解釋

[name of school in ancient times] 古時的學校名稱

詳細解釋

西周 諸侯所設大學。《詩·魯頌·泮水》:“既作泮宮, 淮夷 攸服。”《漢書·郊祀志上》:“ 周公 相 成王 ,王道大洽,制禮作樂,天子曰明堂辟雍,諸侯曰泮宮。”後泛指學宮。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辟雍所以行其禮,泮宮所以辨其教。”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笑柄·兩耳太聰》:“族叔 印川 少府,少與前兩 廣 總督 吳槐江 先生,同入泮宮,最為莫逆。”一說,泮宮為 春秋 魯僖公 築于 泮水 邊的宮室。是 僖公 飲酒作樂、演武慶功之所。 漢 代始以之為諸侯的學宮,後人遂因襲 漢 說。見 清 姚際恒 《詩經通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泮宮是中國古代教育機構的一種稱謂,源自周代禮制,特指諸侯設立的大學。《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諸侯的學宮,後泛指學宮”。西周時期,中央設立的大學稱為“辟雍”,諸侯國的同級機構則稱“泮宮”,得名于其建築形制——半環狀水池環繞,取“半水”之意(《周禮·春官》鄭玄注)。

從禮制功能看,泮宮承擔着培養貴族子弟、舉行祭祀典禮的雙重職責。《禮記·王制》記載“諸侯曰泮宮”,明确指出其服務對象為諸侯卿大夫階層,教學内容包含“六藝”(禮、樂、射、禦、書、數)。漢代以後,隨着郡縣制推行,泮宮逐漸演變為地方官學的代稱,明清時期更成為科舉體系中“縣學”“府學”的雅稱,如北京國子監現存清代“泮宮”匾額即為實證。

該詞的文化意象在《詩經·魯頌·泮水》中得到文學化呈現,“思樂泮水,薄采其芹”等詩句,将泮宮與教化、人才選拔緊密關聯,形成“入泮”“采芹”等科舉文化典故。現代漢語中,“泮宮”作為曆史詞彙,常見于古典文獻研究及傳統建築史學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泮宮”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基本含義

二、曆史定義與功能

三、曆史演變

四、相關文獻記載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細節或建築形制圖示,可參考《說文解字注》《禮記》等典籍,或查看來源網頁(如)。

别人正在浏覽...

保宮不乏其人不費之惠殘河持頤丹宮丹墨旦昔鼎定定命耳纩放白鴿繁陰泛湧鳳鷄符目剛悻格賦遘時沽恩黉舍後禍後門黃陵祠胡打海摔江程江蘇省介峙技和積儉吉祝峻拒轲思口願靈蘭龍津橋露腳麥精妹妹名正理順目瞠木渠芝拏鬥瓯摳帡蒙千古恨青雲交人心所向山包海彙使才霜凋夏綠四更松梅丸體療駝鹿問道于盲武秀歇後語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