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廉絜的意思、廉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廉絜的解釋

見“ 廉潔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廉絜"(lián jié)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和行為端正,強調不貪取、清白自守的道德準則。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典籍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廉"的本義

    指棱角、方正,引申為人的品行正直、不苟取。《說文解字》釋:"廉,仄也。從廣,兼聲。" 段玉裁注:"廉,棱也。引申之為清也,儉也,嚴利也。"(來源:《說文解字注》)

  2. "絜"的本義

    通"潔",意為潔淨、清白。《說文解字》:"絜,麻一耑也。從糸,㓞聲。" 後引申為品德純淨無瑕(來源:《說文解字》)。

  3. 合成詞義

    "廉絜"即"廉潔",強調不貪財貨、立身清白。如《楚辭·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沬。" 王逸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潔。"(來源:《楚辭章句》)


二、文化内涵與經典用例

  1. 儒家倫理的核心

    儒家将"廉"列為重要德目。《周禮·天官》提出"六廉":"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強調官吏需兼具能力與操守(來源:《周禮注疏》)。

  2. 曆史人物的典範

    • 東漢名臣楊震拒收賄賂,稱"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知"典故),被贊"清白吏"(來源:《後漢書·楊震傳》)。
    • 宋代包拯《誡廉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彰顯廉潔家風(來源:《包拯集》)。

三、現代釋義與規範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廉潔:不貪污受賄,不損公肥私;清白正直。

例:為官廉潔 | 廉潔奉公(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古代典籍

    • 《論語·陽貨》:"古之矜也廉"——孔子論古人持身剛正。
    • 《孟子·離婁下》:"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強調取舍以廉德為界。
  2. 現代辭書

    • 《漢語大詞典》:釋"廉潔"為"清廉;清白",引《楚辭》《史記》等例證(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辭源》:注"廉"為"不苟取,有節操","絜"通"潔"(來源:商務印書館)。

"廉絜"作為中華傳統道德的核心概念,貫穿從先秦典籍到現代社會治理,其内涵始終強調經濟行為的道德約束與個人操守的純潔性。這一價值觀至今仍是廉政建設的文化根基。

網絡擴展解釋

“廉絜”是“廉潔”的異體寫法,表示不貪污、品行正直的高尚品質。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析:

一、詞義拆解

    • 本義:堂屋的側邊,引申為“棱角”,象征方正、有原則()。
    • 引申義:
      • 不貪污(如“廉潔”“廉正”);
      • 價格低廉(如“物美價廉”);
      • 考察(如“廉問”)。
  1. 絜(同“潔/潔”)

    • 本義:衡量物體長度,後通“潔”,表示清潔、清白()。
    • 引申義:
      • 潔淨(如“絜清”);
      • 品德高潔(如“絜廉”)。

二、組合含義

“廉絜”合并了“廉”的方正不貪與“絜”的潔淨清白,強調為官或為人的清廉正直。例如《睡虎地秦簡·語書》提到“廉絜敦慤(誠實)”,指官吏應具備廉潔、誠實的品德()。

三、曆史文獻用例

四、現代使用

現代以“廉潔”為标準寫法,常見于形容官員或個人的清廉操守。例如“廉潔奉公”“廉潔自律”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人物的“廉潔”(如孔門弟子),可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阿奉寶瓶悖悖貝面鼈懆别淚萆挈避役燦爛炳煥恻隱之心乘隙擣虛詞兒滴滴金東蕩西除帆樯風起潮湧風豔浮吊幹越格磴兒光感應貴赤過剛華榱歡溜溜徽金魂夢禍福惟人家範疆陲兼懷堅巧積雪來歲煉丹子理七隆秕陸遊路轉峰回南氏甯馨兒期集全活饒人搔首弄姿少嫩式闾仕塗手勑爽亮碩腹賈說通歎佛提騎偷佞委仰文伯消屈謝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