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兩樹的枝條連生一起。喻同胞兄弟姐妹。 南朝 梁 周興嗣 《千字文》:“孔懷兄弟,同氣連枝。” 清 孫枝蔚 《寄五兄大宗》詩:“南遊不為愛江光,欲省連枝道路長。” 清 洪昇 《長生殿·獻發》:“秋風團扇原吾分,多謝連枝特過存,總有萬語千言,隻在心上忖。”
(2).比喻恩愛夫婦。 明 沉璟 《義俠記·悼亡》:“誰想生擦擦連枝鋸開,哀嚦嚦雙雁驚分陣。” 清 李孚青 《棗巷行》:“在天為比翼,在地為連枝。”
連枝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合成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本義
指自然界中枝條相連的樹木,《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将其定義為“枝條相連的樹木”,常見于描述植物共生現象,如《本草綱目》載“連枝竹”即指竹類中枝幹相連的品種。
兄弟喻象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18)收錄其作為親屬關系代稱,源自《文選·蘇武詩》“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後世以“連枝同氣”比喻兄弟血脈相連,如《醒世恒言》中“連枝帶葉共根生”即指兄弟情誼。
夫妻象征
《中國典故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指出該詞衍生出“連理枝”意象,白居易《長恨歌》“在地願為連理枝”使其成為夫妻恩愛的經典隱喻,明清戲曲常以“連枝比翼”祝願婚姻美滿。
廣義關聯
現代漢語擴展其指代緊密關聯的事物,如《現代漢語分類詞典》(語文出版社,2015)将“連枝共冢”“連枝分葉”等成語歸入事物關聯類,用于形容不可分割的整體關系。
“連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延伸,以下是綜合解釋:
文獻出處
文化演變
“連枝”通過自然意象傳遞深刻的人文關聯,既可用于具體人際關系(兄弟、夫妻),也可泛化至抽象合作概念。其權威出處和文學化用例使其成為漢語中兼具文化厚度與實用性的詞彙。
礙手闆規頒行驫驫表海筆管樹禀贍碧樹不糂參較暢遠充熾崇文篡虐淬妃忉咄道會司登侑滴翠跌跌爬爬東躲西跑短卷發表費返勾反正撥亂棼橑幹果高齡共産主義青年團烜卓江川極颠驚震酒鬼豈弟靈籌令令厲疫媚秀牛鼻子攀花折柳片言破爛钤奴窮理喪室三轉四回頭石阻授用水窗庶旄歲朝塘堰阗阗田垟屯子無間獄相耦賢耦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