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瓴甓的意思、瓴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瓴甓的解釋

磚塊。《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緻錯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 李周翰 注:“瓴甓,甎也。言累甎石似瑇瑁之文。” 晉 傅玄 《馬鈞傳》:“嘗試以車輪縣瓴甓數十,飛之數百步矣。”《困學紀聞·考史六》《皇覽》:“﹝ 孔氏冢 ﹞冢前以瓴甓為祠壇,方六尺,與地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瓴甓(líng pì)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指代建築用的磚瓦類材料,具體釋義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磚和瓦。泛指建築用的陶制材料。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用以描述建築材料或建築活動。(《漢語大詞典》)

  2. 具體字義分析

    • 瓴 (líng): 本義指一種盛水的瓶子(如“高屋建瓴”),引申指房屋上仰蓋的瓦,即瓦溝,也泛指屋瓦。(《辭海》)
    • 甓 (pì): 本義指磚。《說文解字》釋為“瓴甓也”,段玉裁注:“今俗謂之磚。” 指用黏土燒制成的長方形建築材料。(《古代漢語詞典》)
  3. 古代文獻用例

    該詞在古代典籍中常出現,例如:

    • 《後漢書·酷吏傳序》有“甓”的記載,指磚。
    • 《晉書·陶侃傳》記載陶侃運甓(磚)以勵志的故事。
    • 作為複合詞“瓴甓”,多用于描述宮室、城牆的建造材料。(《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
  4. 現代使用情況

    “瓴甓”在現代漢語中屬于非常用詞,主要用于書面語或研究古代建築、文獻時使用。其含義基本等同于“磚瓦”。(《現代漢語詞典》)

  5. 語源與關聯

    兩字常連用,均與陶土燒制的建築材料相關。“瓴”側重于屋頂覆蓋物(瓦),“甓”側重于牆體或地面鋪設物(磚),合稱則概括了主要的建築陶材。(《王力古漢語字典》)

“瓴甓”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特指建築用的磚和瓦,是古代重要的陶制建築材料。

網絡擴展解釋

“瓴甓”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字面含義(磚塊)

發音:líng pì(部分資料誤作“líng ài”,需注意以權威來源為準)
本義:指古代建築中使用的磚塊或陶制容器,常用于水溝、牆體等結構。


二、成語比喻(事務堆積)

發音:líng ài(或líng pì,存在讀音争議)
引申義:比喻事務像石塊一樣堆積,難以處理。


三、補充說明

  1. 漢字解析:
    • “瓴”本指盛水的陶器(如“高屋建瓴”),後衍生為磚瓦類建材;
    • “甓”即磚,兩者組合強化“磚石”含義。
  2. 注意發音差異:
    部分資料讀音标注混亂,建議以《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工具書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淮南子》《史記》等古籍,或查閱漢典、查字典(-2)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廢鹹舉白酇侪倫朝旭呈瑞粗論村性打覰定編斷崖惡孽洱水販夫俗子感勵觥羊乖戾榖皮旱煙管豪麄鴻題喚應畫桡湖脣隳頓恢張駕曹嬌笑解驗稽服積習難除抉目吳門郡下跼跧锞子困而學之老大路程碑蔓蔓日茂念誦弄粉調朱偶函數朋甲品子岐伯瓊樹渠黎染指垂涎日景上浣善能山坡十姊妹厮殺韬鑰天理昭昭體育俱樂部銅螭鹹京消弭心蕩神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