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榖樹的皮。其纖維堅韌,可作造紙原料。古時或以其纖維織布。《後漢書·逸民傳·周黨》:“復被徵,不得已,乃著短布單布,榖皮綃頭,待見尚書。” 李賢 注:“以榖樹皮為綃頭也。”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三八:“《農桑通訣》曰:南方鄉人以榖皮作衾,甚堅好。”
“榖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榖皮”指榖樹(即楮樹)的樹皮。這種樹皮纖維堅韌,在古代被廣泛用于造紙和紡織:
在成語中,“榖皮”比喻表面現象或外在形式,與事物的本質形成對比。例如“榖皮”可代指稻谷外殼,強調去除表象後的真實内核。
榖樹(楮樹)屬于桑科植物,其皮、葉、果實均有實用價值。榖皮紙的出現推動了古代書寫材料的進步,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榖皮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榖和皮。
榖的拆分部首是⺥,共有13畫。皮的拆分部首是⺢,共有5畫。
榖皮這個詞指的是谷物的外皮,也可以用來指代種類衆多的谷物類作物的表皮部分。
榖皮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在古時候,榖字的寫法是谷、音讀gǔ,意為糧食。皮字的寫法保持不變,指的是物體的外皮或外表。将榖和皮兩個字合并在一起,就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榖皮。
榖皮的繁體字為穀皮。
古時候榖皮這個詞的字形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榖字寫作穀,皮字的字形與現代基本相同。
一些和榖皮相關的例句:
1. 這批谷物的榖皮太厚了,需要去除才能食用。
2. 老人告訴小孩,榖皮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健康。
3. 榖皮不僅可以用作動物飼料,還可以制成複合肥料。
與榖皮相關的組詞有:榖物、榖品、榖堆等。
與榖皮近義詞有:外皮、麥麸、谷殼等。
與榖皮反義詞有:糧食、谷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