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徂征的意思、徂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徂征的解釋

(1).前往征讨;出征。《書·大禹谟》:“惟時 有苗 弗率,汝徂征。” 宋 陸遊 《睡起已亭午終日涼甚有賦》詩:“頗聞王旅徂征近, 敷水 條山 興已狂。”《金史·完顔匡傳》:“徂征 三秦 ,震驚來附。”《清史稿·禮志九》:“ 乾隆 十四年,定命将儀三……徂征儀二。”

(2).謂遠行。《文選·陸機<于承明作與士龍>詩》:“牽世嬰時網,駕言遠徂征。” 呂延濟 注:“駕言,謂駕車馬出遊也。徂,往;征,行也。” 唐 李嘉祐 《送從侄端之東都》詩:“故關逢落葉,寒日逐徂征。” 宋 梅堯臣 《送周寺丞宰新鄭》詩:“仲冬吉徂征,曉月在環玦。”

(3).奔流;流逝。 漢 應瑒 《靈河賦》:“汾澒湧而騰騖兮,恒亹亹而徂征。” 明 劉基 《感懷》詩之二八:“沉思空幽寂,歲月已徂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徂征”一詞的含義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1. 基本釋義
    “徂”本義為“往、去”,與行走相關(形聲字,從“彳”表意);“征”指征伐、遠行。組合後,“徂征”即“前往征讨”或“出征”,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軍事行動。

  2. 文獻例證

    • 《尚書·大禹谟》中“汝徂征”指舜命禹前往治水;
    • 《尚書·胤征》載“胤後承王命徂征”,描述胤侯奉王命出征。
      此外,《詩經·小雅·小明》的“我征徂西”也體現了該詞的空間移動含義。
  3. 引申與關聯
    “徂”在部分語境中可表時間流逝(如“歲月其徂”),但“徂征”更強調行動目的性,特指為特定任務(如平亂、治理)而遠行,帶有權威指令的背景。

總結來看,“徂征”是古漢語中具儀式感的詞彙,常見于史書與詩歌,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軍事或廣義的奉命遠行。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徂征(cú zhēng)是一個漢字詞語,古代用字,意為征戰。下面給出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漢字寫法、常見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徂(彳步旁)和征(彳步旁,㇏厶),徂征共有16個筆畫。 來源:徂征的“徂”是“走”的意思,而“征”指的是“出征”或“征戰”。這個詞的含義主要來自于中國古代戰争和軍事的曆史。 繁體字:徂征的繁體字為「徂徍」。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徂征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還是由徂和征兩個字組成。類似漢字的演變過程,徂和征的形狀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1. 在古代,君王常常出征征戰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力量。 2. 勇敢的将士們踏上徂征之路,為了國家的安甯和和平。 組詞:徂途、征程、徂往、出征 近義詞:征戰、出征、作戰 反義詞:和平、休戰、退兵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