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把斷的意思、把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把斷的解釋

(1).把住。 宋 汪元量 《越州歌》之三:“官司把斷 西興渡 ,要奪漁船作戰船。”《秦併六國平話》卷上:“ 楚王 令 周霸 、 鄒闊 ,各兵一千,把斷 函谷關 。”

(2).占盡。 宋 辛棄疾 《念奴嬌》詞:“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把斷春消息。” 元 劉緻 《水仙操》曲:“彤雲把斷山中寺,軟紅塵,不到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把斷"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較為罕見的複合動詞結構,其核心語義可從字源和構詞法進行解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構詞規律分析,"把"作為動詞時具有掌控、持握的義項(如"把舵"),"斷"則表示截斷、隔絕的動作(如"斷絕"),二者組合構成支配式複合動詞。

在語義層面,"把斷"主要呈現三重内涵:

  1. 物理空間的阻斷:指通過人為控制實現路徑隔絕,如明代《水浒傳》第四十一回"把斷了江面"的用例,描述對水路的軍事封鎖。
  2. 抽象範疇的掌控:引申為對事态發展的絕對控制,《朱子語類》卷六十九"把斷天下路"即喻指思想領域的統攝。
  3. 方言的特殊語義:江淮官話中保留"把斷作主"的習語,強調決策權的完全掌控(《漢語方言大詞典》第3冊)。

該詞的曆時發展顯示語義虛化軌迹,唐宋時期多用于具象空間阻隔,至元明時期逐漸衍生出抽象控制義項。現代漢語中雖已非活躍詞彙,但在曆史文獻解讀和方言研究領域仍具學術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把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把住/控制
    指實際掌控或封鎖某處,常見于軍事或地理描述。例如:

    • 宋·汪元量《越州歌》:“官司把斷西興渡,要奪漁船作戰船。”(指官方控制了西興渡口)
    • 《秦併六國平話》:“楚王令周霸、鄒闊,各兵一千,把斷函谷關。”
  2. 占盡/獨占
    抽象層面的完全占據,多用于自然或情感場景。例如:

    • 宋·辛棄疾《念奴嬌》:“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把斷春消息。”(指梅花獨占春色)
    • 元·劉時中《水仙操》:“彤雲把斷山中寺,軟香塵不到此。”(雲霧籠罩山寺)

二、詞源與用法

三、近義詞參考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漢典》或宋代詩詞集中的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杯中醁竝行並智部長會議塵勞持久戰丑谑傳癖戴帽風吹浪打忿喪公謹光靈觀俗锢蔽過抱涵閘後室回祿餰餌膠着濟功踡跼角抵隊絶塞狂勇酷政論斤渌蟻買鬼缦立槃護剽取皮裡抽肉破示牆籬輕側青叢請匄輕憐秋明驅率熱剌剌人傑三丹田涉覽試航使能食譜水步水蘋素服枉死文蓺無寇暴死烏玉玦憲防小程小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