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澎湖列島的意思、澎湖列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澎湖列島的解釋

台灣海峽東南部島嶼。屬台灣省。大小共六十四個島嶼,面積127平方千米。澎湖島最大,與白沙島間築有長堤,白沙島和漁翁島間又建有跨海大橋。三島間水域構成天然良港。地勢低平。魚産豐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澎湖列島是中國台灣省管轄的群島,位于台灣海峽中段,具有重要地理和戰略意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地理特征

  1. 組成與面積
    澎湖列島由64個島嶼組成,總面積約126.9平方公裡。主要島嶼包括澎湖本島、漁翁島和白沙島,其中澎湖本島與白沙島通過長堤相連,白沙島與漁翁島之間建有跨海大橋,形成天然良港。大部分島嶼為玄武岩構造,地勢低平,最高點貓嶼海拔79米。

  2. 地理位置
    群島北望馬祖群島,西距福建晉江僅140公裡,東距台灣本島約45公裡,扼守台灣海峽中樞,被稱為“東南鎖匙”。


二、曆史沿革

  1. 早期開發與歸屬
    澎湖的開發可追溯至秦漢,宋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元朝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明清時期,鄭成功和施琅均以澎湖為跳闆收複台灣。

  2. 近現代行政設置
    1946年台灣光複後設立澎湖縣。蔣介石退守台灣後,将其視為台灣本島的第一道軍事屏障,部署重兵。


三、戰略與經濟價值

  1. 軍事地位
    曆史上為兵家必争之地,現仍駐有軍隊,設有一線、二線防禦陣地。其位置對控制台灣海峽航線至關重要。

  2. 經濟與旅遊
    漁業資源豐富,盛産珊瑚礁魚類。旅遊業以“澎湖漁火”(清代台灣八景之一)和古迹著稱,如天後宮(台灣最古老媽祖廟)、西嶼炮台等。


四、總結

澎湖列島不僅是地理要沖,更是曆史、軍事與文化的交彙點。其主權歸屬中國,現為台灣省實際管轄,兩岸共同的曆史淵源使其在文化交流中具有特殊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澎湖列島的意思

澎湖列島是指位于台灣海峽中的一個群島,由119個島嶼組成,是台灣的一個縣級行政單位。澎湖列島是台灣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以其優美的海灘、豐富的海洋資源和迷人的自然風光聞名。

澎湖列島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澎湖列島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氵”(三點水)和“山”(山字旁),其中“氵”表示與水有關,而“山”則代表山島。這個詞共有13個筆畫。

澎湖列島的來源

“澎湖”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漢書·地理志》中,其來源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澎湖的海浪波濤起伏,聲勢浩大,所以得名“澎湖”;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北港溪、南港溪和永老渠的彙集,形成水流澎湖,也就是水勢洶湧的意思。

澎湖列島的繁體字

澎湖列島的繁體字為「澎湖列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廣韻》中澎湖列島的名稱為「澎薄」,表示水流洶湧、雜亂。

例句

我們計劃明年夏天去澎湖列島度假。

組詞

澎湖縣、澎湖海域、澎湖漁民、澎湖風景

近義詞

澎湃群島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