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携持的意思、携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携持的解释

亦作“携持”。携带;扶持。《后汉书·陈蕃传论》:“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世说新语·识鉴》“ 谢公 在 东山 畜妓”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纵心事外,疎畧常节,每畜女妓,携持游肆也。” 唐 陆龟蒙 《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品第已闻升碧简,携持应合重黄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携持”的汉语词典释义

“携持”是一个汉语复合动词,由“携”与“持”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用手拿着、带着或扶持着某物或某人。该词在古汉语中使用更为频繁,现代汉语中虽仍在使用,但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带有一定的文雅或正式色彩。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对其含义进行详细解释:

一、 核心释义

  1. 用手拿着、带着(物品): 指随身携带、拿着具体的物件。
    • 例:《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释义:“携带;拿着。” 如:“他携持书卷,远赴他乡求学。”
    • 例:《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虽未直接收录“携持”,但对“携”的释义为“随身带着”,对“持”的释义为“拿着;握住”,组合起来即表示“随身带着并拿着”。
  2. 扶持、搀扶(人): 指用手搀扶、带领或帮助他人,尤指对老弱病幼的照顾。
    • 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等编)在解释“持”时,有“扶持”之义项。结合“携”的“带、拉”之意,“携持”可引申为“搀扶带领”。 如:“孝子携持老母,避难于山中。”
  3. 拥有、保有(抽象事物): 在更抽象的层面上,可引申指拥有某种品质、信念或责任。
    • 例:虽非词典直接释义,但根据语素组合及古汉语用例(如“携持忠义”),可理解为“怀有、秉持”。 如:“士人当携持气节,不为利诱。”

二、 语义侧重与辨析

三、 使用语境

“携持”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是用手拿着、带着(物品)或扶持、搀扶(人)。它融合了“携带”的移动伴随性和“持握”的掌控性,通常用于书面语境,常带有小心照料或扶持的意味。在现代汉语中,其具体义项(携带物品、搀扶人)虽可由“携带”、“扶持”等词替代,但在追求文雅或特定表达时仍具生命力;其抽象义项(拥有品质)则较为罕见。

参考资料来源:

  1. 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3. 王力, 岑麒祥, 林焘 等 编.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携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维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发音为xié chí,核心含义为携带、扶持,既指具体物品的携带(如行李、器物),也引申为抽象事物的伴随(如思想、情感)。

二、词义演变与出处

  1. 古代文献用例

    • 《后汉书·陈蕃传论》中“信义足以携持民心”,指通过道义凝聚民众精神(抽象层面)。
    • 《世说新语》注引南朝记载“携持游肆”,描述谢安携带歌妓出游(具体行为)。
  2. 词形变体
    古籍中亦写作“携持”,属异形词,现代汉语统一为“携持”。

三、使用场景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侧重点 示例
携带 中性,仅指物品持有 携带证件
扶持 侧重帮助、支持 扶持弱势群体
携持 兼具携带与精神伴随 携持理想远行

五、现代应用建议

在书面表达中,若需强调“携带+内在关联性”,可优先使用“携持”。例如:“他携持着家族的期望,踏上求学之路。”(融合物质行动与精神寄托)。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安歌啊哟白色污染箯筥笔障瞅粘触嗅辞源打虎牢龙悼念倒栽颠顿东怨西怒读书出版社二耀反戈一击焚骨官室寒疾横箫懽洽回帆护栏昏昏沉沉呼朋唤友降箕建官解雇警容静音咀齧泃涕襕笏良金谅阴六神默契啮蚀浓睡排头平地起家破械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褰帷切却起凶羣魔乱舞三世佛稍侵示化丝雨悚异素旧唐圃添仓体物缘情无关紧要鹜新夏二子邪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