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險的病症。《儒林外史》第六回:“醫生來看,説是個險症。” 魯迅 《書信集·緻曹靖華》:“肺結核對于青年是險症。”
“險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危險的病症,尤其指病情危重、難以治愈或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狀态。以下為詳細解釋及用法說明:
醫學領域
多用于描述病情危急的情況。例如:
引申含義
部分詞典(如、5)将其擴展為比喻處境危險、難以解脫的困境,但此用法較罕見,更多見于文學或口語中的借喻。
若需進一步探究成語化用法,建議參考《儒林外史》等古典文獻或專業醫學史料。
《險症》是一個詞,它指的是危險或困難的病症或症候。通常用于指代某種疾病或健康問題的複雜、棘手的情況。
《險症》的拆分部首為「阜」和「疒」。其中,「阜」(fù)是右部首,表示土丘,「疒」(nì)是疾病的偏旁,表示疾病。
據統計,《險症》共有11畫。
《險症》來源于中華傳統文化和醫學知識,是一個有曆史淵源的詞彙。
在繁體中文中,《險症》可以寫作「險症」。
根據曆史記載,《險症》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一般仍保持「阜疒」的基本構造。然而,具體古時候漢字的寫法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才能确定。
以下是一些使用《險症》的例句:
1. 他患有一種罕見的險症,醫生們束手無策。
2. 這位醫生以其對各種險症的疑難治療而聞名。
3. 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對于多種險症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希望。
與《險症》相關的組詞包括:
1. 險症重重
2. 險症叢生
3. 複雜險症
與《險症》近義的詞彙包括:
1. 疑難病症
2. 棘手的健康問題
3. 危險的病情
與《險症》反義的詞彙包括:
1. 健康狀況
2. 簡單病症
3. 平凡病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