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不當功的意思、賞不當功的詳細解釋
賞不當功的解釋
謂賞賜與功勞不相稱。《荀子·正論》:“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刑不當罪,不祥莫大焉。”《明史·趙錦傳》:“緻朝廷之上,用者不賢,賢者不用;賞不當功,罰不當罪。”
詞語分解
- 賞的解釋 賞 (賞) ǎ 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財物:賞金。賞賜。獎賞。賞罰分明。 因愛好某種東西而觀看:賞閱。賞析。賞花。賞月。欣賞。鑒賞。賞心悅目。 認識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給予重視:賞識
- 功的解釋 功 ō 勞績,成績,與“過”相對:功勳。功績。論功行賞。徒勞無功。功德無量(刵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功。功能。功虧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 物理學上指用力使物體
網絡擴展解釋
“賞不當功”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賞不當功(拼音:shǎng bù dāng gōng)指賞賜與功勞不相稱,即獎勵未能與實際的功績相匹配。該成語強調賞罰需公正,若“賞”與“功”失衡,則可能引發負面後果。
二、出處與背景
- 《荀子·正論》:最早出自戰國時期荀子的著作,原文為:“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意指品德、能力、賞罰若與職位、功過不符,将導緻不祥。
- 曆史引用:如《明史·趙錦傳》中批評朝廷“賞不當功,罰不當罪”,進一步強化了其警示意義。
三、用法與結構
- 語法結構:主謂式成語,由“賞”“不”“當”“功”四字構成。
- 適用場景:多用于批評獎勵不公或管理失當,如職場、曆史評價等。
- 感情色彩:中性,側重客觀描述現象。
四、注意事項
- 讀音:“當”在此處讀作dāng(第一聲),而非“dàng”。
- 近義延伸:可與“罰不當罪”并列使用,體現賞罰對應的原則。
總結來看,這一成語既是對古代治國理念的凝練,也適用于現代管理場景,強調公平性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賞不當功
賞不當功是一個成語,用來指責獎勵或褒獎不當,也可以指責接受獎勵的人不當。
拆分部首和筆畫:
賞(貝部,十畫)
不(一畫)
當(一畫)
功(力部,五畫)
來源:
《韓非子·五蠹》:“若奸主也善壽其功善害其賞,則天下誰能當?”
繁體:
賞不當功
古時候漢字寫法:
賞不當功的古時候寫法與現代寫法沒有明顯差異。
例句:
他一直努力工作,卻被賞不當功,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和獎勵。
組詞:
賞罰不明、賞識、賞心悅目、克己奉公、努力不懈
近義詞:
褒獎不當、獎勵不當
反義詞:
賞當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