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險峻不平。 宋 王禹偁 《贈毋中舍》詩:“ 嶺 表 榆關 路嶮巘,頒條持節兩無辭。”
(2).比喻人心險惡。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神惡其嶮巘,非惡其污衊也。”
“崄巘”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贈毋中舍》《閱微草堂筆記》等文獻原文。
《崄巘》(xiān yǎn)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崄”和“巘”兩個字組成。
其中,“崄”是由“山”作為部首,表示和山有關的含義。拆分部首是山,拆分筆畫為4畫。
“巘”是由“山”、“隹”兩個部首組成。拆分部首是山和隹,拆分筆畫為10畫。
《崄巘》這個詞的來源并沒有明确的記載,但可以推測是形容山峰險峻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嶮巖」。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在有所不同。《崄巘》的古漢字寫法為「峴巖」。
例句:這座山的崄巘使得攀登變得異常困難。
組詞:
- 崄岩
- 崄巖
- 崄陡
- 巖嶮
- 巖陡
- 峴嶮
- 峴巖
近義詞:
- 高山峻嶺
- 峻峭險峻
- 山崧峥嵘
反義詞:
- 平坦
- 緩坡
- 平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