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無功取祿。《韓非子·飾邪》:“人主又以過予,人臣又以徒取。”《呂氏春秋·務本》:“主雖過與,臣不徒取。”
“徒取”是由“徒”與“取”構成的複合動詞,其核心語義需結合詞素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對“徒”的釋義,“徒”作副詞時含“空、白白地”之意(如“徒勞”),作動詞時有“憑借”“獲取”的義項;而“取”在《說文解字》中解為“捕取也”,引申為“獲得、收取”等動作。
從構詞法角度,“徒取”可作兩種釋義:一為“不勞而獲”(如《禮記注疏》載“不可徒取于民”),強調無正當依據的索取;二為“僅獲取表面事物”,如《朱子語類》所述“徒取形似而失其精義”,突顯獲取行為的膚淺性。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研究院2023年發布的《現代漢語複合動詞研究》中将此類結構歸入“限定式動補複合詞”類别。
在當代語用中,“徒取”多用于書面語境,如法律文書中的“徒取他人財物”指非法占有,學術論述中的“徒取數據”則暗含對研究方法表面化的批評。該詞的貶義色彩使其常與否定副詞連用,構成“不可徒取”“豈能徒取”等警示性表達。
“徒取”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延伸信息: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典籍原文,可參考、2、4、5等來源。
八角帽報錄人灞上邊塵不驚畢劫比利時不愛錢不差毫發步環補蔭拆家精臣一主二弛廢持久牀屏春作存納打翻身仗倒竈燈撚鼎彜韥丸諷糾鬼祠歸艎河圖雒書鴻鬯夾被葭琯家具驕軍街術浄飾極陽稽仰連珠合璧臨幹吏習癃憊墨緑牧豬奴峭危清盤秋事卻塵褥羣聽少慢差費升任身退功成食饋石梅受寒手戟湯廚踏心天宛拓境卧床不起撾阖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