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超期的意思、超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超期的解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超期在漢語中指超過規定的期限或時間,屬于動賓結構的複合詞,由表示“越過”義的“超”與表示“時間界限”的“期”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強調行為或狀态未在規定截止時間前完成或終止,常見于法律、行政、商業等正式語境。以下從釋義、應用場景及權威依據展開說明:


一、基本釋義

  1. 時間維度

    指事物存在或行為持續的時間逾越事先約定的截止點。例如:

    租賃合同約定租期一年,若租戶繼續占用房屋未續約,則構成“超期占用”。

    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59頁:“超期:超過規定的期限。”

  2. 結果導向

    隱含違約或違規後果,如産生滞納金、處罰或權利失效:

    圖書館規定借書30日内歸還,逾期未還需按日繳納“超期罰款”。

    參考《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1253頁:“超期:超過所限日期。”


二、典型應用場景

  1. 法律與行政領域

    • 訴訟時效:民事訴訟超過法定期限(如3年)未主張權利,可能喪失勝訴權(《民法典》第188條)。
    • 行政處罰:責令整改通知書若未在限期内履行,将觸發“超期處罰”程式。

      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官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2. 商業與民生場景

    • 債務履行:銀行貸款未在還款日結清,形成“超期貸款”,影響征信記錄。
    • 商品保質:食品超過标注保質期(如“保質期至2025年7月31日”),禁止銷售。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54條,市場監管總局解讀文件


三、近義詞辨析


權威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全國人大立法庫
  3.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
  4.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超期”指超過規定的時間期限,常見于合同履行、項目任務、金融還款等場景。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定義與核心含義

  1. 基本概念
    超期指在約定或法定期限内未按時完成某項義務,但可能後續仍完成了任務,隻是時間超出原定限制。例如合同規定10天完成的任務實際用了15天,但最終完成,屬于超期。

  2. 與“逾期”的區别

    • 時間與義務關系:超期強調時間延誤,可能已履行義務但超時;逾期則強調未在期限内履行義務(如未還款)。
    • 法律後果:超期可能需承擔違約責任,但可通過協商豁免;逾期通常涉及滞納金、信用記錄受損等更嚴重後果。

二、常見應用場景

  1. 合同與項目管理
    如工程延期交付、任務超時完成,可能因不可抗力或合理原因導緻。
  2. 金融領域
    信用卡“超期”指錯過還款日但未進入逾期狀态(如寬限期内),而逾期則是超過寬限期仍未還款。
  3. 其他領域
    設備超期服役、應收賬款超期處理等。

三、處理方式

超期是時間上的延誤,需根據具體場景判斷後果;與逾期相比,其違約性質較輕,但需及時處理以防惡化。

别人正在浏覽...

奧絶百凡白銀闆煙鼻氣如雷不須車馳馬驟傳服串子刍廄純儒叢殘倒屣獨腳鬼訪員浮末龁痡貨币叫啕叫頭家禽屆滿精良謹終如始濟時灸曬舊俗舉手加額炕屏诳告愧悔良俊良苦龍章鳳篆洛薄陸羽泉魯中叟馬騣面帛暮楚朝秦辟盟平刑聘舉挈累蹊迳湫敝融镕射覆水利化漱石枕流搜枯台兵恬泰庭辯蹄囓題葉完本晩爨蚊帳無平不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