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炕上陳設的作裝飾用的屏風。《紅樓夢》第六回:“上回老舅太太給嬸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兒請一個要緊的客,借了略擺一擺就送來。”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庶品》:“造炕屏最難,入窯百十,纔得一二成者。”
炕屏是一種傳統家具,主要用于北方民居的炕上,兼具裝飾和實用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炕屏指放置在炕上的小型屏風,通常作為空間隔斷或裝飾品。其名稱來源于“炕”(北方取暖用的磚砌平台)與“屏”(屏風)的結合。
曆史背景與文獻記載
炕屏在清代文獻中多次出現,例如《紅樓夢》第六回提到“玻璃炕屏”被借用于待客,清代沈初的《西清筆記》也記載其制作工藝複雜,成品率低。
材質與工藝
傳統炕屏多由木材、竹子制成,表面常雕刻花紋或鑲嵌玻璃等裝飾。據記載,燒制玻璃炕屏時“入窯百十,才得一二成者”,可見工藝難度較高。
功能特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制作工藝或具體文獻案例,可查閱《紅樓夢》相關章節或清代工藝記錄。
炕屏是中國傳統家具之一,通常用于隔斷居室或床鋪的周圍空間。炕屏的作用是阻擋冷風、隔離私密空間以及增加居住空間的美觀。
拆分部首和筆畫:
炕:火(火字旁)、工字下一點、一橫
屏:屍旁、木字旁、三點水、豎提、撇、捺
來源:
炕屏一詞來源于方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炕屏的發展可以從炕(地上用泥土砌成的床)和屏風(隔斷的屏風)兩個詞彙來理解。隨着屏風的結構和用途的改變,炕屏形成了獨特的家具。
炕屏在繁體中的寫法是「炕屏」,沒有特殊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
炕 - 日字頭部分多為火的形狀,橫平豎直
屏 - 象形字,表示木頭的形狀,上方有橫平豎直的線條表示屏風的構造。
1. 在冬天,我喜歡躺在炕上,望着炕屏上的花紋發呆。
2. 炕屏的顔色和圖案與房間的整體裝飾風格相得益彰。
組詞:
炕席
屏風
炕凳
屏風畫
近義詞:
屏風
反義詞:
無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