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超期的意思、超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超期的解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超期在汉语中指超过规定的期限或时间,属于动宾结构的复合词,由表示“越过”义的“超”与表示“时间界限”的“期”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强调行为或状态未在规定截止时间前完成或终止,常见于法律、行政、商业等正式语境。以下从释义、应用场景及权威依据展开说明:


一、基本释义

  1. 时间维度

    指事物存在或行为持续的时间逾越事先约定的截止点。例如:

    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一年,若租户继续占用房屋未续约,则构成“超期占用”。

    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59页:“超期:超过规定的期限。”

  2. 结果导向

    隐含违约或违规后果,如产生滞纳金、处罚或权利失效:

    图书馆规定借书30日内归还,逾期未还需按日缴纳“超期罚款”。

    参考《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1253页:“超期:超过所限日期。”


二、典型应用场景

  1. 法律与行政领域

    • 诉讼时效:民事诉讼超过法定期限(如3年)未主张权利,可能丧失胜诉权(《民法典》第188条)。
    • 行政处罚:责令整改通知书若未在限期内履行,将触发“超期处罚”程序。

      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2. 商业与民生场景

    • 债务履行:银行贷款未在还款日结清,形成“超期贷款”,影响征信记录。
    • 商品保质:食品超过标注保质期(如“保质期至2025年7月31日”),禁止销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54条,市场监管总局解读文件


三、近义词辨析


权威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全国人大立法库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4.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超期”指超过规定的时间期限,常见于合同履行、项目任务、金融还款等场景。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核心含义

  1. 基本概念
    超期指在约定或法定期限内未按时完成某项义务,但可能后续仍完成了任务,只是时间超出原定限制。例如合同规定10天完成的任务实际用了15天,但最终完成,属于超期。

  2. 与“逾期”的区别

    • 时间与义务关系:超期强调时间延误,可能已履行义务但超时;逾期则强调未在期限内履行义务(如未还款)。
    • 法律后果:超期可能需承担违约责任,但可通过协商豁免;逾期通常涉及滞纳金、信用记录受损等更严重后果。

二、常见应用场景

  1. 合同与项目管理
    如工程延期交付、任务超时完成,可能因不可抗力或合理原因导致。
  2. 金融领域
    信用卡“超期”指错过还款日但未进入逾期状态(如宽限期内),而逾期则是超过宽限期仍未还款。
  3. 其他领域
    设备超期服役、应收账款超期处理等。

三、处理方式

超期是时间上的延误,需根据具体场景判断后果;与逾期相比,其违约性质较轻,但需及时处理以防恶化。

别人正在浏览...

哀忧案目澳甲百折裙暴白编録笔杆庇荫谄上抑下嘲诨陈室笞辱出版物春旗打讲诞肆调妆丢开放纵驰荡丰産丰岐根着国步艰难寒贫荷兰画派坏证黄帝焦金流石挢揉截鹤续凫激剧旧馆酒阑客散恐悸扩编陵嶒买门钱免削渺无踪影旁省瓶锡曲碎日慎一日骚场沙鼠省却守宰属城烁爚酸母通介筒子斤斗屯壁万无文界遐暨香洞翔折乡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