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因久雨而形成的大水。《宋史·河渠志七》:“夏潦漲溢, 荊南 、 復州 千餘裡,皆被其害。”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二章:“夏潦時至,山水奔迸。”
“夏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說明:
“夏潦”指夏季因長時間降雨形成的洪水或大水,常見于古籍中對自然現象的描寫。例如《宋史·河渠志七》提到:“夏潦漲溢,荊南、復州千餘裡,皆被其害”,描述了夏季洪水泛濫成災的情形。
該詞現今多用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日常口語較少使用。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宋史·河渠志》等史料。
夏潦,又稱為夏朝潦,是一個曆史時期的名稱,指的是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間,中國的夏朝所經曆的一個重要時期。
夏潦的拆分部首為“水”和“氵”,其中“水”是指水的意思,而“氵”是水的象形字形态。
根據拆分,夏潦的筆畫數為11畫。
夏潦一詞源于中文,以描述夏朝時期國家開朝之初的景象。
夏潦的繁體字為「夏潦」。
古時候漢字寫作「夏潦」。
1. 夏潦的時期是中國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
2. 我們通過考古研究,了解到一些夏潦時期的文化遺址。
夏朝、朝代、曆史、國家、時期、記錄、文化、遺址。
夏代、夏朝
商朝、周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