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遠之福。《詩·小雅·天保》:“降爾遐福,維日不足。” 鄭玄 箋:“遐,遠也。天又下予女以廣遠之福,使天下溥蒙之。” 南朝 梁 沉約 《需雅》詩:“用拂腥羶和九穀,既甘且飫緻遐福。”《宋史·樂志六》:“天畀遐福,允彰父慈。”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馀·版蕩凄涼》:“報爾宿讎,宜騭遐福。”
“遐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結合文獻記載及字義解析如下:
遐福指久遠而廣大的福祉,強調福澤的深遠與綿長。其中:
《詩經·小雅·天保》
原文:“降爾遐福,維日不足。”
鄭玄箋注:“遐,遠也。天又下予女以廣遠之福。”
意為上天賜予的福澤深遠,日日享用仍覺不足。
南朝文獻
其他典籍
“遐福”屬典雅的古漢語詞彙,多出現于詩文、祝頌場景,現代使用較少,但可通過經典文獻理解其文化内涵。
《遐福》是一個中文詞彙,它表示福氣延續到遠方、壽命長久的意思。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的福運長久、幸福美滿。
《遐福》這個詞可以從字形上來分解成兩部分,它的左邊部首是辵(辶),右邊部首是言,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遐福》一詞最早出現在《四書集注正義》書中,成為了漢字詞典中的一個詞條。在繁體中文中,它的寫法為「遐福」,與簡體中文相比,其字形更加繁瑣。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遐福》在古時候的寫法為「遐脅」,這裡的「脅」字表示壽命延續的意思。
1. 他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一家人一直都享受着遐福的生活。
2. 祝願你們婚後能夠遐福綿綿,幸福美滿。
組詞:遐年遐月、遐想、遐迩聞名。
近義詞:福澤、幸福、如意。
反義詞:禍患、倒黴、不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