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句絕的意思、句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句絕的解釋

指文詞語意已盡處。《禮記·學記》“離經辨志” 漢 鄭玄 注:“離經,斷句絶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骠騎日益貴舉》:“按今文‘貴’字句絶,此讀‘舉’字句絶更有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句絕"是古代漢語文獻标注中的術語,指在句子末尾設置的停頓标記,其核心功能是通過符號或空格明确句子的終結位置。該概念最早見于《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的注釋,鄭玄解"離經"為"斷句絕也",即劃分文句的停頓處。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句絕"包含雙重含義:一是作為标點符號的實體标記,漢代簡帛文獻中常用鈎識符(┗)、墨點或留白表示;二是作為語法概念,指代語義完整的語言單位。宋代學者朱熹在《學校貢舉私議》中強調"句絕"對理解經典的重要性,提出"每句終字旁用圈,句絕則用點"的标注規範。

與相近術語"句讀"相比,"句絕"更側重終止功能。《說文解字》段玉裁注明确指出:"凡經書成文語絕處謂之句",這裡的"句"即對應"句絕"的語法功能。明清時期《助字辨略》《經傳釋詞》等虛詞專著,均以"句絕"作為分析語氣詞用法的基準參照系。

現代漢語研究中,王力在《漢語語法史》中系統梳理了"句絕"符號的演變,指出其在甲骨文時期已現雛形,至秦漢形成穩定體系,最終發展為現代标點符號中的句號。該術語的曆時發展體現了漢語書面語形式化進程中的重要轉折。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句絕”的詳細解釋如下,綜合權威來源整理:

  1. 基本含義
    指文詞語意已盡處,即句子或詞語的結束位置,常用于表示斷句或語義的完結。例如《禮記·學記》中提到的“斷句絶也”,即通過句絕劃分文意段落。

  2. 來源與用法

    • 出自古代文獻注釋,如漢代鄭玄對《禮記》的注解,強調通過句絕實現“離經辨志”(分割經文、辨别文意)。
    • 元代劉壎的《隱居通議》中,通過調整句絕位置改變文意解讀,體現其靈活應用。
  3. 表達特點
    形容文章或言辭簡練精辟,無冗餘修飾,能精準傳達作者意圖,常見于文筆優美的詩歌、散文或演講場景。

  4. 現代延伸
    在語言學中,可指語義的自然停頓或邏輯終止,與标點符號作用類似,但更強調文意完整性。


提示:若需了解“絕”的獨立含義(如斷絕、絕技等),可參考其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哵哥暴風雨镖行璧台駁荦骖騑長江乘禽廚戶淳俗畜義丹母丹浦第三國際丢盔卸甲遁北咄欪妒羨耳提飛矛馮耳風景鶴頭紐懷愁江神子金钗換酒九等人表鞠迳舉座孔雀舞磊磈兩當良俊列樹流火律例館門眉逆逜剽賣前庭請安親離衆叛去留熱鍋上的螞蟻乳哺散秩身先士卒首難孫息婦嗁號通變外庭吳承恩無禁下鍋鄉鄰閑散小器易盈狎筵寫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