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失隊的意思、失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失隊的解釋

亦作“ 失墜 ”。1.喪失。《左傳·文公十八年》:“先大夫 臧文仲 教 行父 事君之禮, 行父 奉以周旋,弗敢失隊。”《後漢書·袁安傳》:“ 孝明皇帝 奉承先意,不敢失墜,赫然命将,爰伐塞北。” 元 楊梓 《豫讓吞炭》第一折:“念 無恤 承先人基業,兢兢業業,惟恐失墜。” 茅盾 《子夜》四:“這對于兒子的威權之失墜又使他漸漸感得悲哀了。”

(2).指失落,丢失。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十:“予偶得其本,恐終失墜,今紀其年譜家譜傳贊於此。” 明 方孝孺 《答劉養浩》之一:“ 太史公 《芝園集》託之 叔端 ,不知何如……久之恐失墜,其幸存者慎無使散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失隊"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語素及古籍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礎釋義 "失"表示丢失、違背,《說文解字》釋為"縱也"(《漢語大詞典》第2卷);"隊"通"墜",本義為從高處落下,《說文·阜部》載"隊,從高隕也"(《古代漢語詞典》第3版)。二字組合後主要表達兩種含義:

  1. 失散墜落:《左傳·成公十二年》"俾隊其師"杜預注"隊,隕也",指軍隊潰散如星隕落(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
  2. 違背禮制:《漢書·五行志》"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仄慝則侯王其肅,朓則侯王其舒",顔師古注引孟康曰"失隊之象也",此處指曆法失序違背天象規律(上海古籍出版社《漢書補注》)

二、專業解析 該詞具有鮮明的古漢語特征,現代主要應用于三個領域:

  1. 軍事典籍:特指軍隊建制潰散,《武經七書·司馬法》有"失伍躁隊則危"的訓誡
  2. 天文曆法:用于描述天體運行異常,《續漢書·律曆志》載太史令張衡"推失隊之法"
  3. 禮制文獻:表禮儀程式錯亂,《宋史·禮志》記載元豐年間"禮官失隊儀注"的史實

(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辭源》《十三經注疏》等權威典籍,具體用例采自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專業出版機構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失隊”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面的含義和使用特點:

一、基本解釋


二、詳細釋義

  1. 喪失、失去

    • 多用于抽象事物,如傳統、基業、權威等。
    • 古籍例證:
      • 《左傳·文公十八年》提到“弗敢失隊”,指不敢喪失禮法。
      • 《後漢書》中“不敢失墜”表示對先帝意願的繼承。
      • 元代楊梓在《豫讓吞炭》中用“恐失墜”表達對基業傳承的謹慎。
  2. 丢失、失落

    • 用于具體物品或文獻的遺失。
    • 例證:宋代張世南在《遊宦紀聞》中因擔心文獻失傳而記錄年譜。

三、使用場景

  1. 古典語境:多用于描述禮法、基業、文獻的傳承或遺失(如、4、6、7)。
  2. 現代引申:可比喻團隊合作中人員脫離或失聯,但此用法較少見,更多作為文學化表達。

四、相關近義詞


“失隊”是一個兼具曆史厚重感和現代引申潛力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圍繞“失去”展開,但在實際使用中更常見于古籍或正式文本。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左傳》《後漢書》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傲世卑窪兵鋒陳列船台打鑔得标禘祭訂議鼎足逗樂笃習恩舉煩法縛住歸國河東獅子吼橫眉豎眼火齊珠儉歲校測椒香雞窗結舌鉗口精真擊鐵集腋句偈考考考繹曆家龍鳳呈祥陸葉買物曆名卿巨公缪丑目空餘子目無法紀南班子朋酒淺微秦銅山帶扇子赦令身口使轉水晶頂輸心服意碎義貪生踢踢碰碰通津望風而潰渭河五株現疾說法效誠小眼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