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纷乱貌。 晋 伍辑之 《柳花赋》:“或风迴而游薄,或雾乱而飈零。”
黑暗纷乱。《隶释·魏修孔子庙碑》:“遭世雾乱,莫显其荣。”
“雾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分为以下两类,具体解释如下:
形容纷乱的状态
指事物如雾气般模糊不清且杂乱无章,常用来描述自然景象或抽象事物的混乱。例如晋代伍辑之《柳花赋》中“或雾乱而飈零”,以雾气纷飞比喻柳絮飘散的景象。
比喻社会黑暗动荡
引申为对社会环境的描述,强调黑暗与无序。如《隶释·魏修孔子庙碑》提到“遭世雾乱”,指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
现代多用于文学或比喻性表达,例如: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或语境分析,可参考《柳花赋》及汉典等文献来源。
雾乱(wù luàn)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雾气浓密、扩散范围广,使人视线模糊、迷失方向的状态。
雾乱的部首是雨(yǔ),共有11个笔画。
雾乱一词的来源比较简单,是将雾和乱两个词组合而成的。繁体字为霧亂。
古时候,雾乱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也是将“雾”和“乱”这两个字组合而成。
1. 整个森林被浓雾所笼罩,一时间景色模糊、大自然变得异常雾乱。
2. 雾乱的天气使得道路上的行车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 雷雾乱天(形容天气阴暗、雷声大、雾气浓)
2. 雾霾乱人心(形容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心情和健康)
3. 乱哄哄(形容非常喧闹嘈杂)
1. 雾茫茫
2. 雾蒙蒙
3. 雾弥漫
1. 雾散
2. 雾消
3. 雾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