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rich fragrance]∶香味濃郁
(2) [virtuous accomplishment]∶美好的事迹或名聲
(1).指盛美的功業。 漢 班固 《典引》:“扇遺風,播芳烈,久而愈新,用而不竭。” 唐 顧況 《贈别崔十三長官》詩:“ 崔俠 兩兄弟,垂範繼芳烈。”《三國演義》第五七回:“後人有詩歎 馬騰 曰:‘父子齊芳烈,忠貞著一門。’”
(2).馥郁之香氣。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之四:“遺芳烈而靖步,抗皓手而清歌。”
(3).指香氣濃郁。 田漢 《咖啡店之一夜》:“什麼芳烈的咖啡店,分明是一個荒涼的沙漠!”
"芳烈"是漢語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可從構詞法與曆史用例雙重角度解析:
一、本義指香氣濃烈 "芳"表香草芬芳,《說文解字》釋"芳"為"香艸也",段玉裁注"艸部曰:芬,艸初生其香分布也。芳,則後來之香"(來源:漢典 zdic.net)。"烈"在《玉篇》中訓為"熱也,猛也",此處引申為濃烈程度。二字組合形成偏正結構,最早見于《後漢書·馮衍傳》"播蘭芷于中庭兮,列芳烈于堂垂",形容香草氣息濃烈襲人。
二、引申為功業顯赫 在《文心雕龍·時序》中"并結藻清英,流韻绮靡,蓋曆政講聚,故漸靡儒風者也。逮明帝秉哲,雅好文會,升儲禦極,孳孳講藝,練情于诰策,振采于辭賦;庾以筆才逾親,溫以文思益厚,揄揚風流,亦彼時之漢武也",劉勰以"芳烈"喻文化功業的輝煌成就(來源:國學大師 guoxuedashi.com)。《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此詞項,釋義為"美好的功業"。
三、詞性演變 現代漢語中保留名詞用法,如"垂芳烈于後世"(《漢語大詞典》),形容詞用法已罕見。該詞屬于書面雅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創作,日常口語鮮見。
“芳烈”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
香味濃郁
指香氣濃烈馥郁,常用于形容花草或物品散發的芬芳。例如:“這株蘭花的芳烈氣息彌漫了整個庭院。”
美好的事迹或名聲
引申為卓越的功業、德行或流傳後世的聲名。例如《晉書》中“俾芳烈奮乎百世”,即贊美功業盛美,影響深遠。
曆史文獻中的體現
現代用法
可形容香氣(如咖啡、花卉),或用于贊頌人物品德與成就,如“烈士芳烈,流芳千古”。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晉書》《典引》等文獻。
阿耶娘徧拜邠風殘刻超俗絕世赤堇山沖邈寵攜椽棟創傷出于意表搓闆措注發官泛授梵王飛謡風井附署扶質耕械古直積埃戒勸京二胡禁受厥尾抗墜捆風鍊式反應檩子鸾台侍郎論壇眄眄妙覺迷蹤失路魔酡男唱女隨女工仆乘潛遁幽抑犬馬之勞軟墊散爵滲涸甚麽十紀受審私肥酸苦訴窮田父之獲體覆停居通照微茫隈緌我師禽倭夷五講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