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文明小史的意思、文明小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文明小史的解釋

長篇小說。清代李伯元作。六十回。以1900年庚子事變後處于動蕩、變革中的中國社會為背景,廣泛深入地描寫了西方文明引進中國後被接納、抵制、扭曲的過程,揭露了清廷官吏的守舊、昏庸,以及假借維新之名圖謀升官發財的社會風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文明小史”漢語詞典釋義

“文明小史”是由“文明”與“小史”組合而成的複合詞,需分釋其義:

  1. 文明

    • 本義:指人類社會進步狀态,與“野蠻”相對,涵蓋制度、科技、文化等發展成果。
    • 引申義:近代特指西方現代文化及社會形态(如民主、科學),清末民初常用以對比中國傳統社會。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6卷,頁4213。

  2. 小史

    • 本義:原為古代官職名(掌文書),後引申為“簡略的史書記載”或“非正式的曆史叙述”。
    • 文學用法:近代多用于書名,指以通俗筆法記錄某一時期社會風貌的著作。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頁1027。

合成詞“文明小史”釋義

指清末至民國初期出現的、以白話文或通俗語言撰寫的文學作品,主要記錄中國社會在西方文化沖擊下的轉型現象。此類作品常以諷刺或寫實手法,描繪新舊思想沖突、制度變革及民衆生活變遷,具有社會批判性。代表作為李伯元(李寶嘉)所著章回小說《文明小史》(1903-1905年),該書通過60回故事反映科舉廢除、維新運動等事件中的社會百态。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文明小史”是一個多義詞,既可指代成語,也是一部清代小說的名稱。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

二、作為小說的解析

《文明小史》是清代作家李伯元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1905年,共六十回。其核心内容與特點包括:

  1. 時代背景
    以1900年庚子事變後的中國社會為背景,展現西方文明傳入中國後的接納、抵制與扭曲過程。

  2. 主題與揭露
    批判清廷官吏的守舊昏庸,諷刺假借維新之名謀取私利的投機分子,暴露清末政府的腐朽無能。

  3. 叙事結構
    小說無固定主人公,通過多人物、多地域(涵蓋中國各地及日本、美洲)的流動故事線,全景式反映維新運動時期的社會現實。

  4. 文學價值
    作為晚清“譴責小說”代表作之一,兼具諷刺性與紀實性,被稱為中國近代社會轉型期的縮影。

三、補充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小說情節或成語用法,可查閱《中國近代小說大系》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衣公卿便辭巧說便悁碧油油不受歡迎蔔肆草賦側腳裡唱工戲常山蛇陳省身饬駕川防村口歹話稻稷睇目分北丱髻趹步滾牌軍鍋房黑耀石吼疾吼聲懷生晦僞建築學截拿久之極卒蠲紙龛座礦屯連浪鹵楯論律賣市門可張羅睦姻蹑蹈跑堂兒的佩印瀑水親從上陵下替神衛十二因緣水牯數一數搜岩采幹天監土粉子蛙鳴岏山溫牀五眼雞詳開崤嵚西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