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拿的意思、截拿的詳細解釋
截拿的解釋
截攔捉拿。《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巡捕房問了備細,便發了一個電報到 香港 去,叫截拿他兩個人。”
詞語分解
- 截的解釋 截 é 割斷,弄斷:截斷。截開。截取。截面。 量詞,段:一截兒木頭。 阻攔:截住他。截留。截擊。截獲。 到一定期限停止:截止。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 拿的解釋 拿 á 用手取,握在手裡:拿筆。拿槍。 掌握,把握:拿主意。拿權。拿手。 挾(?)制:拿捏(故意刁難人,要挾人)。拿大(自以為比别人強,看不起人,擺架子)。 侵蝕,侵害:讓藥水拿白了。 逮捕,捉:拿獲
專業解析
"截拿"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義是指在途中攔截并捉獲(人或物)。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詳細解釋:
一、 字義解析
- 截:本義指切斷、割斷,引申為阻擋、阻攔、中途攔住。例如《說文解字》:“截,斷也。”
- 拿:本義指用手取、握持,引申為捉拿、擒獲、拘捕。例如《字彙》:“拿,牽引也。”
二、 詞義詳解
“截拿”由“截”和“拿”兩個動詞組合而成,構成一個聯合式複合詞,其具體含義為:
- 在目标行進或運送的途中進行攔截,并将其捕獲或奪取。
- 強調行動發生在目标移動的中途,而非起點或終點。
- 行動的目的是阻止目标通過或逃脫,并将其控制住。
三、 典型用法與語境
- 緝捕罪犯:這是最常見的用法,指官府或差役在罪犯逃跑或轉移的途中設卡攔截并将其捉獲。例如:“差役奉命于隘口截拿逃犯。”
- 查獲違禁品/贓物:指在運輸途中攔截并繳獲非法物品或贓款贓物。例如:“官兵在河道截拿走私船隻。”
- 軍事行動:指在敵軍行進途中進行伏擊或阻擊,并俘獲敵方人員或物資。
四、 與現代詞彙的關聯
“截拿”的含義與現代漢語中的以下詞彙相近,但更具古語色彩和特定場景指向性: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 (羅竹風 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該詞典是收錄漢語詞彙最豐富、釋義最權威的大型工具書之一,對古漢語詞彙的收錄和解釋尤為詳盡。其對“截拿”的解釋印證了其中途攔截捕獲的含義。
-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出版):該詞典專門收錄和解釋古代漢語中的字詞,是研究古漢語的重要參考書,其釋義也支持“截拿”為中途攔截捉拿之意。
- 《辭源》 (商務印書館出版):作為一部主要收錄古漢語詞彙和古代文物典章制度詞語的大型辭書,《辭源》對“截拿”這類古語詞的釋義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截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 字面含義:指“截攔捉拿”,即通過攔截的方式迅速抓住目标。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提到:“巡捕房發了一個電報到香港去,叫截拿他兩個人”。
- 比喻延伸:也可用于形容迅速掌握或解決問題,強調行動果斷、迅速。
二、使用場景
- 實際場景:多用于描述追捕、攔截犯罪嫌疑人的情境,如官府或警方行動。
- 抽象場景:比喻快速解決難題或抓住關鍵,例如“截拿問題的核心”。
三、詞源與示例
- 來源:該詞最早見于晚清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具有鮮明的時代語言特色。
- 近義詞:截獲、攔截、緝拿。
四、補充說明
- 現代漢語中,“截拿”的比喻用法較少,更偏重字面含義的攔截捉拿。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原文及詞典工具(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甄搬兵飽和蒸氣壓汴京筆距羼廁稱數穿孝鹑鷇春醅鋤誅對不住舵杆法樂匪莪風幹附影附聲剛絜高鲠顧托黑龍江省鲎杓瘊贅見任噭噪積代精騎機任抗原砍一枝損百枝曠隔綠茸茸藐姑谧然内侵逆睹捧日破鏡鋪軌前綴棋枰熱烘烘灑道澀苦剡溪藤勝壤赦恕賒遙蛇鑽竹洞﹐曲心還在疏財仗義忪忪它年套括柝汲尾生之信文畝窩火無隙污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