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有兩心交搭狀的五彩絲帶,舊時系于臂上,用以驅邪。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三折:“繫同心長命縷,佩辟惡赤靈符。”
“同心長命縷”是中國古代一種具有特殊寓意的裝飾物,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基本釋義
該詞讀作tóng xīn cháng mìng lǚ(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ㄣ ㄔㄤˊ ㄇ一ㄥˋ ㄌㄩˇ),指編成兩心交搭形狀的五彩絲帶,舊時多系于手臂上,用以驅邪祈福。
二、形制與用途
三、曆史與文學出處
四、相關延伸
“同心縷”有時作為其簡稱,但需注意:
該物融合了工藝美學與民俗信仰,既是古代服飾文化的體現,也承載着人們對平安與情感的雙重寄托。
《同心長命縷》是一個成語,形容夫妻之間相互扶持,共同努力,以保持長壽和幸福的關系。
《同心長命縷》的拆分部首為心(xīn)、糸(mì)和缶(fǒu)。
《同心長命縷》的總筆畫數為32畫。
《同心長命縷》源自中國古代民間的諺語和祝福語。出自明末著名詞人楊洪基的詞作《燕然歌》:“同心長命繡,共枕度花時。”後來成為常用的成語。
在繁體中,“同心長命縷”的寫法為「同心長命縷」。
古代的《同心長命縷》漢字寫法并不完全相同,但整體結構和意思基本一緻。
1. 夫妻同心長命縷,共同度過困難時刻。
2. 兄弟同心長命縷,互相支持,一起克服挑戰。
同心、長命、縷瑟
夫妻和睦、心心相印
各自為政、心不同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