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議的意思、說議的詳細解釋
說議的解釋
議論;談論。《墨子·非儒下》:“有強執有命以説議曰:‘壽夭貧富,安危治亂,固有天命,不可損益;窮達賞罰幸否有極,人之知力,不能為焉。’”《韓非子·八奸》:“其於説議也,稱譽者所善,毀疵者所惡,必實其能,察其過,不使羣臣相為語。” 漢 王充 《論衡·定賢》:“復召為光祿大夫,常居左右,論事説議,無不是者。”
詞語分解
- 說的解釋 說 (説) ō 用話來表達意思:說話。說明。演說。解說。 介紹:說合(a.從中介紹;b.商議;c.說和。“合”均讀輕聲)。說媒。 言論,主張:學說。著書立說。 責備:數說。 文體的一種,如韓愈的《師說
- 議的解釋 議 (議) ì 意見,言論:議論。提議。建議。 讨論,商量:商議。會議。協議。議案。議決。議價。 評論是非,多指責備:非議。恐招物議。 舊時文體的一種,用以論事說理或陳述意見:奏議。駁議。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說議”是一個由“說”和“議”組成的複合詞,含義主要集中在公開讨論、發表意見的層面。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詞義:指議論、談論,強調公開發表意見或對某事進行讨論。
- 構成:
- “說”指陳述、表達;
- “議”本義為商議、讨論(《說文解字》中“議,語也”),後衍生出提出主張、評論是非等含義。
2.古代文獻用例
- 《墨子·非儒下》:用于駁斥他人觀點,如“有強執有命以說議”。
- 《韓非子·八奸》:描述臣子通過議論操控君主判斷,如“其于說議也,稱譽者所善,毀疵者所惡”。
- 《論衡·定賢》:指賢者參與政事讨論,如“論事說議,無不是者”。
3.使用場景
- 古代:多用于政治、學術等正式場合的辯論或建言。
- 現代:可延伸至會議、公共事務讨論,甚至社交媒體上的熱點話題交流。
4.補充說明
- 該詞偏向書面語,日常口語中更常用“讨論”“議論”等同義詞替代。
- 與單純“議論”相比,“說議”隱含更正式或系統化的表達過程。
如需進一步了解“議”字的演變或相關成語,可參考漢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說議
說議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說(shuō)和議(yì)。
部首和筆畫
說的部首是言,議的部首是言。說的筆畫數為7畫,議的筆畫數為20畫。
來源
《說文解字》中對說議的解釋是:通過言語進行讨論評議的意思。
繁體
說議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分别是:說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說議的寫法略有不同。例如,在篆書中,說的寫法為「書」,議的寫法為「議」。
例句
1. 我們需要進行一個關于環境保護的說議。
2. 社會上對這個問題的說議衆說紛纭。
組詞
說理、說笑、辯說、讨論。
近義詞
讨論、辯論、争辯、評議。
反義詞
相信、接受、默認、同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