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文公帕的意思、文公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文公帕的解釋

古代 潮州 婦女的一種妝飾。傳說為 唐 韓愈 遺制。 韓愈 谥 文 。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韓公帕蘇公笠》:“ 廣東 潮州 婦女出行,則以皂布丈餘蒙頭,自首以下,雙垂至膝,時或兩手翕張其布以視人,狀甚可怖,名曰文公帕, 昌黎 遺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文公帕”是古代中國潮州及閩南地區婦女的一種傳統頭巾,其名稱和起源與曆史人物及文化習俗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文公帕是清代粵東潮州、閩南泉州和漳州等地婦女外出時佩戴的蓋頭巾,多用皂布制成,長度可垂至膝蓋,用以遮蓋頭部和面部。

  2. 名稱由來

    • 傳說此服飾為唐代文學家韓愈(谥號“文”,故稱“韓文公”)所創,因此得名“文公帕”或“韓公帕”。
    • 另一說認為,“文公”可能泛指文人或官員,而“帕”指巾帕,但這一解釋缺乏直接史料佐證。
  3. 文化背景

    • 潮州地區婦女素有“椎髻蒙面”的風俗,文公帕可能與這一傳統相關,但學者指出其并非漢族特有,與儒學關聯性存疑。
    • 清代文人将這種服飾視為地方特色,并賦予其文化象征意義,可能與當時對“禮制”的推崇有關。

使用場景與争議

“文公帕”作為特定曆史時期的地域服飾,反映了文化習俗與曆史人物的融合。其名稱雖與韓愈相關,但實際起源更可能源于地方傳統。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兩般秋雨盦隨筆》等古籍記載(見、4、7)。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文公帕》的意思

《文公帕》是一種寓言故事,用來形容一個人心胸開闊,待人寬厚慷慨的并且具有崇高品德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文公帕》的部首是“文”,它的筆畫數為4。

來源

《文公帕》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傳統。這個故事主要流傳于民間,用以表達人們對于高尚品德的敬佩和推崇。

繁體

《文公帕》的繁體寫法為「文公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以把《文公帕》寫作「文公帕」。

例句

1. 他真是個文公帕,總是關心幫助别人。

2. 這位領導待人和善,為人正直,真是一個具有文公帕的人。

組詞

1. 文明禮貌

2. 文化素養

3. 公正正直

4. 公共利益

5. 善良寬厚

近義詞

1. 仁慈寬容

2. 高尚慷慨

3. 心地善良

4. 德行卓越

5. 具有道德

反義詞

1. 心胸狹窄

2. 吝啬小氣

3. 品德低下

4. 缺乏原則

5. 自私自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