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倉廪的意思、倉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倉廪的解釋

[granary] 儲藏米谷之所

發倉廪,賜貧窮。——《禮記》

開倉廪、悉府庫以赈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詳細解釋

貯藏米谷的倉庫。《墨子·非樂上》:“士君子……内治官府,外收歛關市山林澤梁之利,以實倉廪府庫,此其分事也。”《禮記·月令》:“季春之月……命有司發倉廪,賜貧窮,振乏絶。” 孔穎達 疏引 蔡邕 曰:“穀藏曰倉,米藏曰廪。” 唐 元稹 《範季睦授尚書倉部員外郎制》:“乘我有秋,大實倉廪。”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純皇愛民》:“地方偶有偏災,即命開啟倉廪,蠲免租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倉廪是漢語中表示糧食儲備場所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詞義演變和文獻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源構成 "倉"字甲骨文作"",象儲藏谷物的尖頂建築,《說文解字》釋為"谷藏也"。"廪"的金文字形作"",從廣從禾,《周禮·地官》鄭玄注稱"廪人掌九谷之數",特指官府糧倉。二字連用始見于《禮記·月令》"穿窦窖,修囷倉",強調倉儲設施的系統性。

二、詞義發展

  1. 本義指糧倉建築,《史記·貨殖列傳》載"倉廪實而知禮節"體現物質儲備與社會治理的關系。
  2. 引申為國家戰略儲備,《漢書·食貨志》"太倉之粟陳陳相因"描繪中央糧倉的豐裕狀态。
  3. 唐代後衍生出"倉廪空虛"等成語,喻指政權經濟基礎動搖,如杜牧《阿房宮賦》"取之盡锱铢,用之如泥沙"的財政批判。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定義為"儲藏糧食的倉庫",該詞現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和政策表述,如糧食安全領域強調"倉廪足則天下安"的治理理念。

主要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鄭玄《周禮注》十三經注疏本
  3.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倉廪”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āng lǐn(注意“廪”不讀作“bǐng”),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指古代儲存糧食的倉庫,其中“倉”指儲藏谷物的設施,“廪”特指存放米糧的庫房。兩者并列,泛指糧倉。

    《禮記》:“發倉廪,賜貧窮。”
    《史記》:“虛郡國倉廪以振貧民。”

  2. 中醫引申義
    中醫理論中,“倉廪”被借喻為脾胃的受納與運化功能,甚至單指胃部。


二、文化内涵與象征

  1. 治國理念的體現
    古代常以“倉廪實而知禮節”強調糧食儲備對社會治理的重要性(出自《管子·牧民》),寓意物質基礎決定精神文明。

    “倉廪實,府庫充,而民知禮節。”

  2. 儲備與管理的智慧
    倉廪象征資源的積累與合理分配,體現古代對糧食安全和經濟穩定的重視。


三、用法與例句


四、相關擴展


總結來看,“倉廪”既是古代糧倉的統稱,又承載着治國理念與中醫理論的引申内涵,體現了漢語詞彙的多維文化深度。

别人正在浏覽...

白酇被動北極光别袖蹅蹅忽忽酬據創革醇确從容自若麤帛摧枯痤人戴綠帽子大經蹈節死義盜亦有道典當蓋冒耕根車耕漁公绶果位湱湱将用釂酬絞架金植羁人積習難除巨坊鈞令居宇鬑鬑旅拜猛戾末迹睦忍南洋鳥驚魚潰烹燀擗踴哭泣且洩起伏清漆日下辱寞三巳殺力聖戰斯洛伐克素冠隨化田僮鐵拐李缇萦戊己五吏閑錢補笊籬邪婬息迹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