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委,借口。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七章:“我真不懂怎們會把 日本 鬼子的力量忽然低估得如此兇法!……既處在那種地位上,怎能诿口于情報的不确呢?”
“诿口”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ěi kǒu,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诿口”是通過言辭推卸責任的複合詞,常見于書面或正式語境。使用時需注意其貶義傾向,避免在需明确責任的場合濫用。
《诿口》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推脫責任,把過錯歸咎于别人。也可以指無端指責他人以掩蓋自己的錯誤。
《诿口》這個詞由“讠”(yán)作為部首和“總部”(zǒng bù)作為偏旁構成。總部本義是指指揮軍隊、組織工作的地方,引申為推卸責任、找借口。
根據《康熙字典》,《诿口》的總筆畫數為12畫。
《诿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籍中。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有一句話:“是時秦人诿口者多,無敢言其過者。”繁體字為「詡口」。
在古代書寫中,有一種寫法将《诿口》的“口”字替換成“言”字,也就是寫作「詡言」。這是因為“言”字代表言語、說話,更能突顯出诿口的本質。
1. 他總是喜歡诿口,從不願意承擔自己的錯誤。
2. 不要再诿口了,你的失敗是你自己的責任。
诿過、推诿、诿過他人、诿過乃人、推诿扯皮
推诿、扯皮、抱怨、埋怨
承認、負責、坦白、道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