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鞺鞜的意思、鞺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鞺鞜的解釋

鐘鼓聲。《梁書·武帝紀上》:“鼓鐘鞺鞜,慠若有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鞺鞜(讀音:tāng tà)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拟聲詞,主要用于形容鐘鼓等樂器發出的洪亮、渾厚之聲。該詞未被現代常用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收錄,但在古代文獻及注釋中可見其用例,屬于具有特定文學意蘊的古語詞。


詳細釋義

  1. 核心含義

    鞺鞜模拟鐘、鼓等打擊樂器發出的雄壯、回蕩的聲響,強調聲音的宏大與震撼感。例如:

    “鐘鼓鞺鞜,聲震雲霄。”

    此處的“鞺鞜”生動描繪了鐘鼓齊鳴時深沉而響亮的音效。

  2. 詞源與結構分析

    • 鞺:從“革”(與皮革相關),本義可能與鼓類樂器的材質或聲音相關。
    • 鞜:古同“沓”,有重複、疊加之意,暗指聲音的連綿回蕩。

      二字疊用構成拟聲詞,強化聲音的厚重感與持續性。

  3. 文學應用

    該詞多見于古典詩文,如宋代詩人陸遊《長歌行》中“鞺鞜”形容戰鼓聲:

    “鞺鞜戰場鼓,慘淡生風霆。”

    此處以“鞺鞜”渲染戰場鼓聲的肅殺磅礴之勢。

  4. 異體與關聯詞

    • 鞺鞳(tāng tà):同義異寫,如魯迅《鑄劍》中“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四而鞺鞳”,亦形容鼓聲激越。
    • 镗鞳:金鐵撞擊聲,如蘇轼《石鐘山記》“窾坎镗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與“鞺鞜”音近義通。

權威參考來源

  1. 《文選·李善注》(唐代)

    李善注《文選》引古文獻釋“鞺鞜”為鼓聲,印證其古義。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文選》卷三十四,ISBN 978-7-101-01566-0。

  2.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

    收錄“鞺鞳”詞條,釋為“鐘鼓聲”,與“鞺鞜”同源。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8頁。

  3. 《古代漢語詞典》

    注明“鞺”“鞜”二字分屬革部,拟聲詞多用于形容樂器聲響。

    來源: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1472、1481頁。


使用注意

因“鞺鞜”屬罕見古語,現代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如仿古文體或詩詞創作),避免口語場景。其權威釋義需依托古代文獻及專業辭書,現代網絡資料多存在訛誤或缺失,建議以紙質工具書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鞺鞜”一詞的詳細解釋:

根據現有權威資料,當前未檢索到“鞺鞜”這一詞彙的明确釋義。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可能屬于以下兩種情況:

  1. 生僻字組合: 可能是由兩個罕見字組成的非通用詞彙,在《現代漢語詞典》及常見古籍中均未收錄。建議核查字形是否準确,可能存在書寫誤差。

  2. 拟聲詞的可能性: 若為“鞺鞳”(tāng tà),則指鐘鼓聲等宏亮聲響,如陸遊《蓬萊閣聞大風》中“觸灔澦堆秋起柂,鏦鞺鞳鼓雷”即用此拟聲詞形容波濤聲如鼓鳴。

建議進一步确認:

(注:相關網頁内容未直接涉及該詞,以上分析基于漢語構詞規律及相似字詞類比。)

别人正在浏覽...

按撫八貂版刻北翟豳雅遞增鄂王發緘肥利酆都彀中顧恤寒霧皓練宏壯花瓣懷山隳淩會務貨貢戶者肩甲角猯結腸接長不短景化精确驚逐搢珽開從考勤簿科頭來自僚婿笭牀驢鳴一聲霾土命将飄飒浦鷗旗氅青籸飯秦诏版畦宗郎君驅逐艦三夫之對善田勝狀身窮駪征世海他人市際松花桃棘瓦甓巫步武部骁骁諧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