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采樵的意思、采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采樵的解釋

砍柴。《左傳·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三國志·魏志·裴潛傳》“ 秀 , 鹹熙 中為尚書僕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會三輔亂,人多流宕,而 幹 義 不去,與諸知故相浮沉,採樵自活。”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歌》:“此曲太古音,由來無管奏。多雲採樵樂,或説林泉候。”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 瑪納斯 有遣犯之婦入山採樵,突為 瑪哈沁 所執。”一本作“ 樵采 ”。


打柴。《左傳·桓公十二年》:“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 杜預 注:“樵,薪也。”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斫蟒》:“ 胡田村 胡 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采樵”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采樵”指砍柴或打柴的行為,字面意義是采集柴火。這一活動在古代多為底層民衆維持生計的勞作方式,因此也衍生出比喻勞動艱辛、生活困苦的抽象含義。


二、詳細釋義與用法

  1. 實際動作

    • 砍柴:指在山林中劈砍木柴,如《左傳·昭公六年》記載“禁芻牧採樵”(禁止放牧和砍柴)。
    • 打柴:指收集散落的柴火,如《左傳·桓公十二年》提到以“無扞采樵者”誘敵的策略。
  2. 比喻意義
    常用來形容艱苦勞作或清貧生活。例如唐代詩人皮日休在《樵歌》中用“採樵樂”反襯隱逸生活的閑適,清代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則以“採樵自活”描寫流放者的艱辛。


三、經典例句


四、總結

“采樵”既有具體勞動行為的含義(砍柴/打柴),也承載着文化語境中對艱辛生活的隱喻。如需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左傳》《三國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采樵》這個詞意思是指到山林中去砍伐木材。它的部首可以拆分成“木”和“手”,其中“木”表示與木材有關,“手”表示人的動作。根據筆畫的統計,它一共包含了12個筆畫。《采樵》源自于古代漢語,是描述古代人們獲取木材的一種方式。它的繁體字形為「採樵」。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采樵》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更接近于「採檇」。不同時期的漢字寫法有所差異,這也是漢字演變的結果。 以下是一個關于《采樵》的例句:“他每天早上都去山裡采樵,為家裡取暖。”在這個例句中,采樵描述了人們在山裡砍伐木材的動作,以便供應家庭的取暖。 與《采樵》相關的組詞可以有“樵夫”、“樵牧”、“樵村”等。這些詞都與砍伐木材和山林有關。 與《采樵》相近的詞彙可以包括“伐木”、“砍柴”等,這些詞也描述了獲取木材的行為。 相反意義的詞彙可能是“植樹”,因為植樹是種植樹木的行為,與砍伐木材相反。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