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伯。 漢 焦贛 《易林·明夷之否》:“王伯遠宿,長婦在室。異袍恃食,所求不得。”
(2).即王霸。王道與霸道。 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君為予論學誠僞及王伯之辨。”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知豈弟不豈弟之分,則知王伯矣。”參見“ 王霸 ”。
“王伯”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兩個主要角度解析,結合不同文獻來源綜合說明:
一、親屬稱謂 指“大伯”,即對父輩長者的尊稱。該用法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焦贛《易林·明夷之否》記載“王伯遠宿,長婦在室”。現代使用示例如“我們走進王伯伯的屋子”(例句)。
二、政治哲學概念 即“王霸”,指王道與霸道的合稱:
補充說明
該詞亦可用于人名或稱號,如電視劇《火力少年王》中的角色“王伯”。但在古代文獻中,前兩種釋義更為常見。
《王伯》在現代漢語中指的是一種對年長男性的尊稱,類似于“叔叔”或“老爺子”。通常用于中文社會中對尊敬的稱呼。
《王伯》這個詞的部首是“王”,共有4個筆畫。
《王伯》一詞的來源是古代漢語中對王族或有威望的長者的尊稱。在中國古代,王族地位崇高,因此對年長者的稱呼中常用“王”字以示尊敬。
《王伯》這個詞的繁體字為「王伯」。
古時候漢字寫作「王伯」,字形形似現代漢語中的寫法。
1. 請問王伯,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
2. 等王伯一起來,我們再開始開會。
3. 王伯,您辛苦了,您一定要保重身體。
1. 王族
2. 伯父
3. 王者
1. 叔叔
2. 老爺子
3. 大叔
1. 小乖
2. 萌娃
3. 幼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