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 the past) salution of women] 古代婦女行的敬禮,兩手輕輕抱拳在胸前右下側上下移動,同時略做鞠躬的姿勢
(1).多福。祝禱之詞。《詩·小雅·蓼蕭》:“和鸞雝雝,萬福攸同。” 漢 趙晔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大王延壽萬歲……觴酒既升,永受萬福。” 宋 蘇轼 《與知郡朝散書》:“前日辱降屈,業已不出,無緣造謝,信宿尊體萬福。”
(2).古代婦女相見行禮,多口稱“萬福”,後因以指婦女行的敬禮。行禮時,兩手松松抱拳,重疊在胸前右下側上下移動,同時略做鞠躬的姿勢。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五:“﹝ 陸象山 家﹞每晨興,家長率衆子弟緻恭于祖禰祠堂,聚揖于廳,婦女道萬福于堂。”《水浒傳》第三四回:“那婦人拭着眼淚,向前來深深的道了三個萬福。” 巴金 《春》六:“ 婉兒 也隻好照 淑華 的意思萬福還禮。”
“萬福”是一個傳統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既用于表達祝福,也指代古代女性禮儀。以下為詳細解釋:
本義
表示“多福、全福”,常用于祝禱或問候語,傳遞吉祥如意的願望。例如:
延伸用法
現代多用于節日或喜慶場合,如“萬福金安”“萬福骈臻”等,表達對福祉的廣泛祈求。
動作規範
女性行禮時需雙手松松抱拳,置于胸前右下側輕微上下移動,同時微微鞠躬,口中常稱“萬福”。
示例:
文化意義
這一禮儀兼具禮節性與祝福性,既體現對他人的尊重,也暗含傳遞福氣的寓意。
如今“萬福”作為禮儀已不常見,但作為祝福語仍用于傳統文藝作品或特定語境中。例如,戲曲表演、曆史小說等會還原此動作以增強時代感。
提示:若需查看具體文獻例句或更多曆史背景,可參考《詩經》《吳越春秋》及古典小說《水浒傳》等來源。
《萬福》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祝福和祝福的意思。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萬”和“福”。
拆分部首:萬(一)福(示)
筆畫數:萬(三畫)福(禾旡示二)
《萬福》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如《詩經》和《周禮》等。在傳統文化中,萬福代表祝福的最高境界,具有很高的祝福價值。
繁體字為萬福。
在古時候,萬福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萬的字形較為簡化,福的字形中間多有一點表示火焰。
1. 我祝你萬福,生活幸福美滿。
2. 婚禮現場洋溢着喜慶和萬福的氛圍。
萬福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組成不同的詞組,如:萬福無疆、萬福臨門、萬福同享等。
與萬福的意義相近的詞語有:萬壽、福祉、福氣等。
與萬福的意義相對的詞語有:萬禍、不幸、厄運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