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剖蚌求珠 ”。
“剖蚌得珠”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pōu bàng dé zhū,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字面含義
指剖開蚌殼後得到珍珠,字面動作強調通過主動行為獲取珍貴之物。
比喻意義
比喻通過努力發掘或選拔,獲得賢良的人才或珍稀的物品,與“剖蚌求珠”同義。
出處
源自明代謝榛《四溟詩話》第四卷:“易若剖蚌得珠,難如破石求玉。”
原句以“剖蚌”與“破石”對比,突出獲取珍貴事物的難易程度。
語法結構
連動式成語,多作賓語或定語,例如:“公司通過層層篩選,終于剖蚌得珠,找到理想人選。”。
多音字提醒
近義詞
剖蚌求珠、采珠剖蚌。
此成語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強調主動探索或精心選拔的過程,隱含對結果的珍視。例如描述企業選拔人才、學者鑽研學問等場景。
《剖蚌得珠》是一個成語,意為通過剖開蚌殼而得到珍珠。它比喻通過千辛萬苦的努力最終獲得寶貴的東西。
拆分部首:月+多,表示與月亮有關的事物;貝+力,表示貝殼所具有的力量。
拆分筆畫:共有18個筆畫,包括左右結構的8個部分。
來源: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佞幸傳》中。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公主被俘後,通過剖開蚌殼而獲得了珍珠。傳說中,剖蚌得珠的故事要追溯到中國古代。
繁體:剖蚌得珠(繁)
古時候漢字寫法:剖蚌得珠(古)
例句:他辛苦努力了幾十年,最終在自己的事業上剖蚌得珠。
組詞:剖開、蚌殼、珍珠、努力、獲得
近義詞:功夫不負有心人
反義詞:坐享其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