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薄的俸祿。《南齊書·明帝紀》:“日者百司耆齒,許以自陳,東西二省,猶沾微俸。” 唐 姚合 《寄陸渾縣尉李景先》詩:“微俸還同請,唯君獨自閑。” 宋 陸遊 《冬日出遊十韻》:“階官有微俸,醉髮任鬅鬙。”
微俸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微”和“俸”兩部分構成,專指微薄的俸祿或薪俸,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吏或公職人員的低收入狀态。以下從詞義、用法及文化背景角度詳細解析:
微
俸
整體詞義
曆史文獻用例
情感色彩
古代俸祿制度中,“微俸”現象普遍存在于九品以下官吏中。例如:
這一現象催生了“俸薄而貪暴生”的社會問題,成為曆代吏治改革的焦點。
定義“微俸”為“微薄的俸祿”,引《宋史》及明清筆記佐證。
釋義強調其與“厚祿”相對,多見于史書及詩文。
标注“俸”為官吏薪給,“微俸”屬複合詞,具時代性。
詞語 | 差異點 | 例句 |
---|---|---|
薄俸 | 側重“厚度不足”,與“微俸”互通 | “位卑薄俸難自持” |
寒俸 | 強調清貧感,文學色彩更強 | “寒俸雖微,猶勝乞食” |
厚祿 | 反義詞,指高額俸祿 | “厚祿高官,人所共趨” |
“微俸”是承載古代官僚制度與民生疾苦的文化語詞,其釋義需結合曆史語境,體現經濟狀态與社會身份的關聯性。
“微俸”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wēi fèng,其核心含義是“菲薄的俸祿”。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微俸”指官員或公職人員領取的數額較少的薪俸,帶有謙稱或客觀描述的性質。例如《南齊書·明帝紀》中記載“東西二省,猶沾微俸”,即指官員俸祿微薄。
字義分解
古籍例證
使用語境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詩詞中,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可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讨論中,表達對低薪階層的描述或自謙。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古籍數據庫等來源。
案責百宵柏翳榜額鮑室陂溝壁記筆友滄澥楚岡存殁蝶裝風俗畫鲋魚幹暴高擡官粉官娃過敗郭履漢高祖漢女還元大品穢疾渾博界河系留九華雲抉瑕掩瑜局顧刊人扣扉藍牙拉索鱗苞磷缁柳跖毛丁茂功梅舌兒面團珉階模棱首牛種暖和骈偶青甓清祉秦鏡高懸秋泉鳅鱓曲王省場水丹體積香韻限錢蕭規曹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