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昆侖墟的意思、昆侖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昆侖墟的解釋

(1). 昆侖山 的基部。亦指 昆侖山 。 南朝 宋 顔延之 《赭白馬賦》:“覲 王母 於 崑墟 ,要 帝臺 於 宣嶽 。” 唐 李白 《贈崔侍禦》詩:“風濤儻相因,更欲淩 崑墟 。”

(2).指 方丈山 。《山海經·海外南經》:“ 崑崙墟 在其東,墟四方。” 畢沅 注:“此 東海 方丈山 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昆侖墟”是中國古代文獻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象征性概念,其解釋需結合地理、神話與文化三個維度:

一、基本釋義

  1. 地理指向
    狹義指昆侖山的基座或整體,如《山海經》提及“昆侖墟”位于“海内南經”方位,南面有深淵“叢極淵”。廣義上,漢代後逐漸與西域昆侖山脈(今新疆、西藏一帶)關聯,被賦予“河源所出”的政治象征。另有說法認為其代指東海“方丈山”。

  2. 神話意象
    在神話體系中,昆侖墟是天帝在人間設立的行宮,被視為“天柱”,可通往天界,并有陸吾等神獸守護。道教将其納入宇宙觀,與西王母信仰結合,成為“陰陽二氣”的象征。

二、文化意義

  1. 文明發祥地
    上古時期被認為是帝王居所,因建于高地而稱“昆侖丘”,後演變為“萬山之祖”,象征中華文明的起源。
  2. 文獻記載
    最早見于《山海經》,後經戰國至南北朝的典籍演繹,内容逐漸玄幻化,如《赭白馬賦》《贈崔侍禦》等詩文均以昆侖墟喻指神聖之境。

三、争議與探索

現代學者對昆侖墟的地理位置仍有争議,部分研究試圖通過考古或地質學手段考證其原型,但更多将其視為文化符號,承載着古人對“天地之中”的哲學追尋。

昆侖墟既是地理概念,更是融合神話信仰與文明起源的文化符號,其虛實交織的特質持續激發着曆史與想象的交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昆侖墟的意思

《昆侖墟》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昆侖山腳下的市集”。昆侖山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著名山脈,而墟則指的是市集或集市。因此,昆侖墟可以理解為昆侖山下的集市。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昆侖墟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

來源和繁體

《昆侖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神話傳說。昆侖山被認為是仙境,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因此,昆侖墟也被描繪為一個神秘而繁華的地方。

在繁體字中,昆侖墟的寫法為「崑崙墟」。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昆侖墟的寫法略有不同。昆字舊時寫作「崑」,表示山巅石峤之義;侖字舊時寫作「崙」,表示高大重疊之義;墟字舊時寫作「﨟」,表示土地集市之意。

例句

1. 這個城市如同昆侖墟一般,繁華而神秘。

2. 昆侖墟每年吸引了大量遊客和商販。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昆侖山、墟市、集市、山下、市集

近義詞:山市、山下市、山麓市

反義詞:山頂、山峰、山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