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得的意思、省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得的解釋

(1) [avoid]∶避免發生某種情況;以免

你就住在這兒吧,省得天天來回跑

(2) [remember]∶亦作“省的”。記得,知道

連讨命的做了事,也不省得。——《初刻拍案驚奇》

詳細解釋

亦作“ 省的 ”。記得;曉得;明白。《全唐詩》卷七八五載《聽唱鹧鸪》:“夜來省得曾聞處,萬裡月明 湘水 流。”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一折:“你兩個也省的,俺老的偌大年紀,見有這些兒望頭,歡喜不盡。” 元 宮天挺 《範張雞黍》第一折:“這些話我也省的,這一向我早忘了一半,也隻是貴人多忘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今日一命讨了一命,那心上事隻有 李參軍 知道,連讨命的做了事,也不省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今天七月三十,是 地藏王 菩薩生日……祭了他,消災降福。你這小孩子,怎不省得?”

亦作“ 省的 ”。免得。 唐 範摅 《雲溪友議》卷十一:“生兒不用多,了事一箇足,省得分田地,無人橫煎蹙。” 元 曾瑞 《留鞋記》第二折:“等我扶起他來,送出山門去,省的連累我。”《 * 詞話》第一回:“叔叔何不搬來家裡住,省的在縣前土兵服事,做飯腌臢。” 曹禺 《日出》第一幕:“您也别進去,省得看着别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省得”是現代漢語中具有雙重語義特征的常用詞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一、作為動詞性短語(讀作shěng·de),表示“避免發生某種不希望出現的情況”,常與“以免”“免得”構成同義替換關系。例如:“提前備好材料,省得臨時慌亂。”此處強調通過預先準備規避後續麻煩。該用法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明确标注為口語化表達,突出其在實際交際中的實用性。

二、作為認知動詞(讀作xǐng·de),古漢語中表示“知曉、領悟”的認知狀态,如《朱子語類》載:“須省得此理分明,方可踐行。”此義項在《漢語大詞典》中有詳細考據,現代漢語中已基本被“懂得”“知道”等詞替代,僅保留在特定方言或文學仿古語境中使用。

權威語言學研究指出,第一義項的使用頻率占比達93.7%(《現代漢語頻率詞典》),成為當代普通話的主要用法。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的語料庫分析顯示,該詞常見于條件複句的後半部分,通過結果預設反向強化行為必要性,形成獨特的語用邏輯。

網絡擴展解釋

“省得”是一個多音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根據讀音不同而有所區别:

一、讀作shěng de(現代常用讀音)

  1. 基本含義:避免某種情況發生,相當于“以免”“免得”。

    • 例句:“你就住在這兒吧,省得天天來回跑。”
    • 使用場景:多用于口語,表示通過某種行為減少麻煩或重複勞動。
    • 近義詞:免得、以免。
  2. 古義補充:在元代文獻中可表示“記得、曉得”,但現代已較少使用。

    • 例句:“連讨命的做了事,也不省得。”(《初刻拍案驚奇》,、3、10)。

二、讀作xǐng de(古音,現代較少用)

  1. 基本含義:領悟、理解,相當于“曉得”“明白”。
    • 例句:“僖宗方在幼沖,縱有忠臣直谏,怎生省得?”(《五代史平話》,、12)。
    • 使用場景:古代文獻中常見,現代漢語中基本被“曉得”替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法,可參考《全唐詩》《初刻拍案驚奇》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報雠悖盭勃發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戲怅怏澄泊乘日鏦金戛玉大關節目饤坐男逗落憤時疾俗服約幹曆管說孤門寒緯紅剝銀回天火雞建策健翼角倚解陶九華扇愧不敢當療渴料物離解力行立軸鹿巾陸生畫毆蹋判解鞶囊蘋萦破戒潛藩輕強毬樓森羅折旋失驚收華霜矛説明文松阡綏慰俗醫恬惔條約頭高鼍梁兦聊頑飔無忤先倡享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