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存儲器的意思、外存儲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存儲器的解釋

又稱“輔助存儲器”,簡稱“外存”。為彌補内存儲器容量的不足而在主機外面配置的大容量存儲器。可與内存儲器成批地交換信息。常用的有磁盤機、磁帶機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外存儲器(wài cúnchǔ qì)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專業術語,指獨立于計算機中央處理器(CPU)和内存(RAM)之外,用于長期或永久存儲數據的設備。其核心特征包括:

  1. 非易失性存儲

    與内存斷電後數據丢失的特性不同,外存儲器通過磁、光、電等物理介質保存數據,斷電後信息仍可保留。例如硬盤利用磁性材料記錄數據,光盤通過激光刻錄凹坑存儲信息。

  2. 擴展存儲容量

    作為内存的補充,外存儲器提供大容量存儲空間。現代機械硬盤(HDD)容量可達20TB,固态硬盤(SSD)亦突破10TB,遠高于内存的GB級容量。

  3. 數據持久化載體

    承擔操作系統、應用程式及用戶文件的長期保存功能。例如操作系統安裝于硬盤,U盤用于傳輸文檔,藍光光盤存儲高清影視資源。

典型類别與實例

技術演進

從早期軟盤、磁帶發展到如今的NVMe SSD和雲存儲,外存儲器的讀寫速度(如PCIe 4.0 SSD達7000MB/s)與可靠性持續提升,但“非易失性+大容量”的核心定義始終未變。


權威參考來源

  1. 《計算機組成原理(第3版)》,唐朔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ISBN 978-7-04-053776-2.(定義與分類)
  2. 國家标準《信息技術 詞彙 第1部分:基本術語》(GB/T 5271.1-2018),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術語規範)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構詞解析)

注:根據原則,以上引用來源均為教育部規劃教材、國家标準及權威辭書,未提供網頁鍊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如需擴展英文術語(External Storage Device)或技術參數細節,可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外存儲器(也稱為外部存儲器或輔助存儲器)是計算機系統中用于長期存儲數據的設備,其特點是非易失性(斷電後數據不丢失)。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核心功能


2. 常見類型


3. 與内存(RAM)的區别

特性 外存儲器 内存(RAM)
數據持久性 斷電後數據保留 斷電後數據丢失
速度 較慢(如HDD約100MB/s,SSD可達3GB/s) 極快(如DDR4約25GB/s)
用途 長期存儲、備份 臨時運行程式和處理數據

4. 優缺點


5. 應用場景

通過外存儲器,計算機實現了數據的長期保存和大規模管理,是數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别人正在浏覽...

百囊網八仙過海被羽别宇博山銅蔔筊鸱鸺穿着講究觸楣頭椿象打盹大科學刀斧手道蔭對比二紅封蓋風末賦才臯鷄關防詭戶國乘鼓造韓白黑蜮蜮很法回二繭衣嬌殢解鬥揭孽淨化荊天棘地舊臘會計制度塊鞠枯研淩犯靈岫陋俗門觀配襯碁錯慶賞任達宂漫弱勢散曲飾聲吮毫祀場聳擢提毓通規畏影惡迹無可言狀笑悠悠霞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