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外存储器的意思、外存储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外存储器的解释

又称“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为弥补内存储器容量的不足而在主机外面配置的大容量存储器。可与内存储器成批地交换信息。常用的有磁盘机、磁带机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外存储器(wài cúnchǔ qì)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业术语,指独立于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RAM)之外,用于长期或永久存储数据的设备。其核心特征包括:

  1. 非易失性存储

    与内存断电后数据丢失的特性不同,外存储器通过磁、光、电等物理介质保存数据,断电后信息仍可保留。例如硬盘利用磁性材料记录数据,光盘通过激光刻录凹坑存储信息。

  2. 扩展存储容量

    作为内存的补充,外存储器提供大容量存储空间。现代机械硬盘(HDD)容量可达20TB,固态硬盘(SSD)亦突破10TB,远高于内存的GB级容量。

  3. 数据持久化载体

    承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及用户文件的长期保存功能。例如操作系统安装于硬盘,U盘用于传输文档,蓝光光盘存储高清影视资源。

典型类别与实例

技术演进

从早期软盘、磁带发展到如今的NVMe SSD和云存储,外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如PCIe 4.0 SSD达7000MB/s)与可靠性持续提升,但“非易失性+大容量”的核心定义始终未变。


权威参考来源

  1.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唐朔飞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ISBN 978-7-04-053776-2.(定义与分类)
  2. 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词汇 第1部分:基本术语》(GB/T 5271.1-2018),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术语规范)
  3.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构词解析)

注:根据原则,以上引用来源均为教育部规划教材、国家标准及权威辞书,未提供网页链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如需扩展英文术语(External Storage Device)或技术参数细节,可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外存储器(也称为外部存储器或辅助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的设备,其特点是非易失性(断电后数据不丢失)。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核心功能


2. 常见类型


3. 与内存(RAM)的区别

特性 外存储器 内存(RAM)
数据持久性 断电后数据保留 断电后数据丢失
速度 较慢(如HDD约100MB/s,SSD可达3GB/s) 极快(如DDR4约25GB/s)
用途 长期存储、备份 临时运行程序和处理数据

4. 优缺点


5. 应用场景

通过外存储器,计算机实现了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大规模管理,是数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别人正在浏览...

拜合宾道宾阶宠嘉蠢材单兵孤城诋时堕圮读爲二次能源奉达格格不入阁手核磁共振黉学家见户说嘉礼江海不逆小流奖旗拮隔桀逆警察署紧切金秋锦笮睽罛困獘揽承雷峰六舞迈世民品内核溥遍蒱睃摸索乾浄地怯恇青琐帏勤学苦练穷鸟归人取偿鹊门羣居人非土木任土作贡儒先三代桑黮三线石投大海太平洋炭薪提腋投梭折齿委端闲适箫笳西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