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托谕"。
2.謂借他物寄托要表明的意思。
“托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通過借代他物來寄托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或情感。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托喻”指借助其他事物間接傳達深層含義的修辭手法,常見于文學創作。其拼音為tuō yù,亦可寫作“托谕”。例如,作者不直接陳述觀點,而是将情思、道理融入具體意象中,讓讀者通過意象領悟主旨。
在文學領域,托喻強調通過具體形象傳遞抽象概念。例如,用“松柏”象征堅韌品格,或用“明月”寄托思鄉之情。這種手法依賴形象思維,使表達更含蓄且富有感染力。與普通比喻不同,托喻更注重整體意象的象征性和情感寄托,而非簡單的局部類比。
部分詞典指出,“托”有“承舉”“依賴”等含義,“喻”則強調“說明、告知”,二者結合後形成“借物傳意”的複合語義。該詞在古代詩文和現代文學中均有廣泛應用,是中文修辭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學作品中的托喻案例,可參考文學理論相關書籍或結合具體文本分析。
《托喻》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通過比喻和誇張的手法來表達思想、情感或描述事物的方法。通過寓言、比拟、借代等修辭手法,将一個抽象的概念或事件與一個具體的形象相互關聯,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托喻》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扌”和“言”兩個部首,其中“扌”表示手,而“言”表示說話。根據筆畫計算,它由8個筆畫組成。
《托喻》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托”字的本義是把物品放在手上或别的物體上。後來,通過引申和借代的方式,才演變成現在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托喻的寫法為「託喩」,使用的是繁體字形,“託”字的構造和“托”字相似,都包含了手的形象,而“喩”則是表示比喻的意思。
在古漢字的寫法中,托喻的“托”字由4個橫畫構成,形狀比較接近人的手掌,而“喻”字由口和十的結合形成,表示一個人在說話。
1. 這個故事以狐狸和烏鴉為主角,通過托喻的手法告訴我們,不要被别人的奉承蒙蔽。
2. 他善于用托喻的方式來解釋複雜的概念,讓學生們更容易理解。
組詞:寓言、比喻、隱喻、譬喻
近義詞:借喻、誇張
反義詞:直說、真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