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遏絕的意思、遏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遏絕的解釋

(1).誅滅;滅絕。《書·呂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報虐以威,遏絶 苗 民,無世在下。” 孔穎達 疏:“ 堯 哀矜衆被殺戮者不以其罪,乃報以暴虐者以威,止絶 苗 民,使無世位在於下國,言以刑虐故滅之也。”《漢書·翟義傳》:“遏絶繼嗣,變剝適庶。” 柳亞子 《哀女界》:“大抵三從七出,所以禁錮女子之體魄;無才是德,所以遏絶女子之靈魂。”

(2).阻止禁絕。《後漢書·孔融傳》:“遏絶詔命,斷盜貢篚。”《北史·隋紀下·炀帝》:“遏絶往來。” 清 陳确 《近言集》:“人欲不必過為遏絶,人欲正當處,即天理也。” 魯迅 《集外集拾遺·<*********的波浪>小引》:“假使遏絕革新,屠6*殺改革者的人物,改革後也就同浴改革的光明,那所處的倒是最穩妥的地位。”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遏絕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遏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誅滅;滅絕
    指徹底消滅或摧毀某事物,常用于描述對族群、勢力的根除。例如《尚書·呂刑》中“遏絶苗民,無世在下”,意為通過刑罰手段滅絕苗民。

  2. 阻止禁絕
    強調通過強力手段制止或斷絕某種行為或現象。如《後漢書·孔融傳》提到“遏絶詔命”,指阻斷朝廷命令的傳達。

二、出處與用法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注音與結構


以上内容綜合了《尚書》《後漢書》等典籍用例及現代闡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遏絕(è jué)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阻止、制止,使得某種情況或行為不再發展或存在。 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飛字旁)和⻓(長字旁),總共有11個筆畫。 遏絕這個詞的來源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合而成。其中,“遏”表示限制、壓制,可以用來形容控制某種不好的發展趨勢;而“絕”表示斷絕、停止,可以表示徹底消除某種現象或行為。 在繁體字中,遏絕的寫法是「遏絕」。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遏絕可以寫作「遏絶」。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為了遏絕食品浪費問題,我們應該提倡精打細算。 2.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遏絕犯罪活動的蔓延。 3. 及早發現問題,及時采取遏絕措施,才能避免事态擴大化。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遏制、遏制器、遏止、遏制劑等。 遏絕的近義詞包括:制止、阻止、抑制等。 遏絕的反義詞包括:釋放、放任、寬容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滿足您的要求!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