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絕人寰的意思、慘絕人寰的詳細解釋
慘絕人寰的解釋
[be extremely tragic;be most brutal] 其慘狀空前絕後,世所罕見
詳細解釋
人世間再沒有那樣凄慘的。極言慘痛之甚。 老舍 《蛻》:“這不僅是一點感觸,而慘絕人寰的事實,是民族最大的恥辱,是每個人的仇恨。” 秋耘 《強者啊,你的名字叫做張6*志6*新》:“我們的國家敢于把這樣一個傷天害理、慘絕人寰的大冤獄公之于衆……這適足以證明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了主人的國家。”
詞語分解
- 慘絕的解釋 凄慘之極。 夏衍 《法6*西6*斯細菌》第四幕:“ 靜子 倉皇地奔到窗口去一望,發出慘絕的叫聲。”
- 人寰的解釋 人間;人世慘絕人寰詳細解釋人間;人世。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去帝鄉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 唐 白居易 《長恨歌》:“迴頭下望人寰處,不見 長安 見塵霧。” 元 無名氏 《度柳翠》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慘絕人寰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慘絕人寰"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悲慘到了極點,人世間再沒有比這更悲慘的事情了。它常用來描述極其殘酷、滅絕人性的悲慘景象或事件,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和譴責意味。
詳細解釋:
-
字面拆解與核心含義:
- 慘: 指悲慘、凄慘、殘酷。
- 絕: 指斷絕、窮盡、到了極點。
- 人寰: 指人間、人世。
- 因此,“慘絕人寰”的字面意思是“悲慘的程度在人世間已經達到了頂點,沒有更甚的了”。它強調的是悲慘程度的極端性,超越了常人所能想象或承受的極限。
-
形容對象與使用場景:
- 該成語主要用于描述人為造成的、規模巨大且性質極其惡劣的災難、暴行或悲劇。
- 例如:大規模的戰争屠殺、種族滅絕、駭人聽聞的酷刑、造成巨大傷亡的恐怖襲擊、極端殘忍的犯罪等。
- 它傳遞出一種強烈的震驚、憤怒和悲痛的情感,以及對施暴者或造成慘劇原因的強烈譴責。
-
情感色彩與強度:
- “慘絕人寰”是漢語中表達悲慘程度的最高級詞彙之一,其情感沖擊力極強。
- 使用該成語時,意味着所描述的事件或景象是非人道的、滅絕人性的,其殘酷性令人發指,超出了人類道德和情感的底線。
-
用法注意:
- 該成語通常用作定語(如“慘絕人寰的暴行”)或謂語(如“這場屠殺慘絕人寰”)。
- 由于其語義極重,應謹慎使用,僅適用于那些真正達到極端悲慘程度的事件,避免用于形容程度相對較輕的不幸或個人遭遇。
-
權威釋義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對“慘絕人寰”的解釋為:“人世上還沒有過的悲慘。形容悲慘到了極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
- 《漢語大詞典》: 解釋為“人世間再沒有那樣凄慘的了。形容悲慘之甚。”(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纂,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 《新華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義為“人世間再沒有比這更悲慘的了。形容悲慘到極點。”
- “寰”字釋義補充(《說文解字》段注): “寰”指廣大的地域,後引申指人世間、天下。在“慘絕人寰”中,“人寰”即指整個人類社會、人間世界。
“慘絕人寰”是一個語義極重的成語,專指那些發生在人世間、由人為因素造成的、悲慘程度達到極緻、滅絕人性的事件或景象。它不僅是描述悲慘,更強調這種悲慘是“空前”的、“極緻”的,并帶有強烈的道德批判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
“慘絕人寰”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ǎn jué rén huán,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慘:狠毒、殘酷;絕:窮盡、極點;人寰:人世、人間。
- 合指人間沒有比這更慘痛的事,形容悲慘或殘酷到了極點,多用于戰争、屠殺等極端事件。
出處與引用
- 南北朝·鮑照《舞鶴賦》:
“去帝鄉之岑寂,歸人寰之喧卑。”(首次使用“人寰”一詞)
- 毛澤東《評國民黨對戰争責任問題的幾種答案》:
“此一慘絕人寰之浩劫,實為我國内戰史上空前所未有。”
用法與示例
- 語法: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例句:
- 日軍在南京的大屠殺慘絕人寰,成為人類曆史上的至暗時刻。
- 小說描寫了戰争期間慘絕人寰的場景,令人不忍卒讀。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慘不忍睹、慘無人道、慘不忍聞(形容極度悲慘或殘忍)。
- 反義詞:仁至義盡(形容極盡仁義之舉)。
延伸解析
- 語境適用:多用于描述大規模災難、暴行或極端悲劇,如戰争、屠殺、自然災害等。
- 情感色彩:帶有強烈譴責意味,強調事件超出人類道德底線。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典故或文學應用,可參考《舞鶴賦》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兵廚珌佩簸箕蟲伯遠帖長民春興粹雅麤苴道陌對牀惰失返樸還淳風匣國聞姑縱酣悅活變簡獨降替監看寄辭譏調基腳襟懷磊落急須貜猳拘領考文客棧勞薪兩廣林廬籠餅魯般尺苗圃泥絮漂汩恰好淺幦歧路徘徊傾駭丘嶽凄惘曲城呿唫三十六體上客邵瓜審稿四項基本原則陶瓬挺俊完飯晚甘侯穩韻五部項窩小流氓小貉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