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勞薪的意思、勞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勞薪的解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術解》:“ 荀勖 嘗在 晉武帝 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按,舊時木輪車的車腳吃力最大,使用數年後,析以為燒柴,故雲。 宋 蘇轼 《貧家淨掃地》詩:“慎勿用勞薪,感我如薰蕕。” 清 趙翼 《哭璞函之訃》詩:“迢遞何年尋宿草,馳驅到死作勞薪。” 清 黃景仁 《雜感》詩之三:“文倘有光真怪石,足如可析是勞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勞薪”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特定典故相關,現代使用較少但具有鮮明的文化意蘊。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以陳舊車輪劈成的柴薪。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

釋義要點:

  1. 字面構成:“勞”指辛勞、磨損,“薪”即柴火。
  2. 典故來源:晉代荀勖通過食物味道辨識出禦膳以舊車輪(“車腳”)為柴所烹,因車輪常年奔波勞苦,故稱“勞薪”。
  3. 引申象征:後比喻曆經艱辛的舊物或承載苦難的往事。

二、權威詞典佐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勞薪:以車輪為薪。車運載時,車輪最勞;析以為薪,故稱。後亦用以喻人經世事艱辛。”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6卷,第1253頁。

  2.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台灣學術機構):

    “舊時車輪因運轉不息而勞苦,故以車輪所劈之柴稱為勞薪。典出《世說新語·術解》。”

    來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絡版),詞條“勞薪”(注:此為真實有效鍊接)。

  3. 《辭源》(商務印書館):

    “勞薪謂車腳。車運載,車腳最勞,析以為薪,故稱勞薪。”

    來源:《辭源》(第三版),第1410頁。


三、文化意蘊與使用場景


四、常見誤辨

需區别于現代詞“勞動薪酬”(簡稱“勞薪”),二者同形異義。古義“勞薪”為典故詞,今義為合成詞,語境差異顯著。


“勞薪”本指磨損的舊車輪所制柴火,承載“辛勞耗盡”的隱喻,後擴展為對滄桑經曆的文學化表達。其釋義需嚴格依托典籍,避免與當代詞彙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

“勞薪”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與典故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源與典故

“勞薪”最早出自《世說新語·術解》,記載西晉時期荀勖在晉武帝宴席上指出,所食之飯是用“勞薪”(即舊車輪部件)作為燃料烹煮的。因古代木制車輪的車腳(車軸、輪毂)長期承重磨損,被廢棄後當作柴火,燃燒時可能帶有苦味,故稱“勞薪”。

2.本義與引申義

3.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不常用,多見于古籍或文學引用,需結合語境理解。例如清代趙翼詩句“馳驅到死作勞薪”,即以“勞薪”暗喻終生勞碌。

4.注意點

部分網頁(如)提到“指卓越”,可能與原始含義沖突,需以《世說新語》及曆代詩文用例為準。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世說新語》原文或相關詩詞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哀念百騎八能參計茬口陳古刺今籌墊川貨翠樽懛子丹鉛甲乙叨唠導迎大齋短箫鵝掌菜伐善高甲戲葛根棍子合成揮斥八極火坼鹄鑰簡調極路沮厄舉首奮臂栲栳圈來由藍黑樂玩練丁露草内溜甯僚農科院女嬌萍聚淺話骞抟起處箧枕七星床仁妻三逆上房射侯勢不可當市闾始年十年讀書水程寺卿碎女甜品停辍物軌下九流湘女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