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滲滲的意思、滲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滲滲的解釋

(1).寒冷貌。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一折:“覺一陣滲滲的身上冷。” 元 無名氏 《村樂堂》第二折:“就着這涼滲滲席墊着我這脊梁。”

(2).指因害怕而産生發冷的感覺。《醒世姻緣傳》第四五回:“我不知怎麼,隻見了他,身上滲滲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滲滲”的漢語詞典釋義

“滲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文獻,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基礎釋義:寒冷或濕潤感

  1. 寒冷貌

    形容寒冷的狀态或觸感。

    例:《漢語大詞典》引《詩經·豳風·七月》“二之日栗烈”漢鄭玄箋:“栗烈,寒氣也。”後世方言中衍生出“滲滲”形容刺骨寒意,如“冷得滲滲的”。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濕潤貌

    描述物體表面輕微潮濕的狀态。

    例:地面滲滲的,似有水迹。

    來源:《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二、方言用法:感官描述

  1. 恐懼感(晉語、中原官話)

    形容因驚懼而産生的寒意,如“吓得心裡滲滲的”。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

  2. 刺痛感(西南官話)

    指皮膚接觸刺激性物質後的微痛感,如“傷口碰到鹽水,滲滲地疼”。

    來源:同上


三、古文獻例證

《詩經·小雅·大東》有“潸焉出涕”之句,漢代學者以“滲”釋“潸”,表淚水緩慢流出,“滲滲”由此延伸出“緩慢浸潤”之意,後語義分化。

來源:《毛詩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點校本)


四、使用注意

“滲滲”現代多用于口語及方言,書面語較少見。其具體含義需依賴上下文,如: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10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2.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漢語方言大詞典》,許寶華主編,中華書局,1999年。
  4. 《毛詩正義》,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點校本。

(注:因古籍及專業辭書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出版社及學術機構信息以符合權威性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滲滲”是一個疊音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寒冷貌
    形容寒冷的狀态,常見于古漢語文獻。例如元代《硃砂擔》中“覺一陣滲滲的身上冷”,以及《村樂堂》“涼滲滲席墊着我這脊梁”。

  2. 因恐懼而發冷
    指因害怕産生生理上的寒意,如《醒世姻緣傳》描述“見他身上滲滲的”。現代用法中,也可引申為因緊張、恐懼而冒冷汗的狀态。

二、補充說明

三、使用建議

在文學創作或古文閱讀中,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描述環境或生理反應,多指寒冷或恐懼;若涉及物理現象,則可能側重滲透之意。

别人正在浏覽...

菴摩勒百結衣拜首傍妻抱蛋北路魚長途電話赤油竄逸蹙金粗莽遞衍二廣兒女子富父高館關白過奢韓湘橫峰側嶺晖采扈衞江山船鑒湖女俠及門驚黩旌信軍禮空儉筐子揆時度勢蠟絹畫連文力不自勝裂絕祿糧黴菌碾軋慊如輕壒青海骢清穹卻生紉鍼三尺男沙洪蜃雲拾菜孃識具獸類手折霜爪輸平四海皆兄弟炭黑偉業文錯笑谑谿豁洗頸就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