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旌信的意思、旌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旌信的解釋

表明誠意。 南朝 梁 劉孝标 《廣絕交論》:“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旌信是由“旌”與“信”組合而成的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表彰誠信、顯揚信義。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分述其詳細釋義:


一、字義分解

  1. 旌(jīng)

    本義指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引申為标識、表彰。《說文解字》釋:“旌,遊車載旌,析羽注旄首,所以精進士卒。”後常用于表彰德行,如“旌表”“旌善”。

    例:《周禮·春官》載“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析羽為旌”,後衍生“旌别淑慝”(甄别善惡)之意。

  2. 信(xìn)

    指誠實、信用。《說文解字》注:“信,誠也。”儒家視其為道德基石,如《論語·顔淵》“民無信不立”。


二、複合詞釋義

“旌信”屬動賓結構,意為:

權威辭書佐證:


三、典籍用例

  1. 《後漢書·郭伋傳》

    “伋至州,宣恩信,旌善懲惡。”

    此處“旌善”與“旌信”意近,均指對美德的官方表彰。

  2. 唐代李華《吊古戰場文》

    “飲至策勳,和樂且閑。穆穆棣棣,君臣之間。”

    雖未直用“旌信”,但“策勳”(記錄功勳)體現了旌表信義的禮制傳統。


四、文化内涵

“旌信”承載儒家“以譽勸德”的思想,如《禮記·表記》言:“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古代官府常通過立牌坊、賜匾額(如“信義坊”)實現“旌信”,強化社會誠信體系。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網絡擴展解釋

“旌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搜索結果和文獻出處進行以下分析:

一、基本釋義

“旌信”意為表明誠意或彰顯誠信。該詞出自南朝梁文學家劉孝标的《廣絕交論》,原文為:“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通過自然景物(青松、白水)象征堅定與純潔,以此表達對誠意的強調。


二、字義解析

  1. 旌(jīng):
    • 本義為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後引申為表彰、顯揚,如“旌表”。
  2. 信(xìn):
    • 指誠實、信任,如“信用”“信守”。

組合後,“旌信”可理解為通過某種象征或行動來公開彰顯誠意與信任。


三、用法特點


四、參考資料

如需更多例句或詳細解析,可查閱《廣絕交論》原文(參考、3、6、7)及古代漢語詞典類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愛神百堵皆作白花花飽食暖衣鼻鏡禀靈播發播種不等式蒼潤草木俱朽搊擡大白菜惦挂調露砥名東宮三少東幸非語言傳播負銜孤孤單單痕穢洪河花紋甲庚驚采絕豔忾歎坷垃空幽賴帳良算林森龍台鹿裘不完緑塵買笑尋歡瞞裆褲綿蠻木性偏宜扁舟乘興批八字瓊爵稽颡取人日曆表入贅森榮少好盛德若愚雙全私醞松柏之志訴牒停脫銅獸通望猬起文虹香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