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自我反省。 宋 王禹偁 《拟貶蕭瑀出家诏》:“朕失任賢之道,昧則哲之明……勉思省己,以蔔自新。” 明 張居正 《奉旨迎母就養謝遣官郊勞疏》:“今生一命草芥,冒此寵榮;仰而戴天,俯焉省己。”
“省己”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解釋:
“省己”意為自我反省,指通過反思自身言行來檢視不足或錯誤。其核心在于“内省”,強調主動審視自己的行為與思想。
該詞在古籍中多次出現:
總結來看,“省己”是中華文化中修身的重要概念,強調通過内省實現自我完善。如需進一步探讨相關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或文史類權威資料。
省己是指在處理事情時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問題的意思。它是由“省”和“己”兩個字組成。
“省”字的部首是又字旁,它由7劃組成。
“己”字的部首是巳字底,它由3劃組成。
“省己”一詞來源于儒家學說中的修身篇,強調一個人應當從自身做起來改變,不斷反省自己的言行思想,追求個人的全面發展。
“省己”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省己」。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不太一樣。對于“省己”這個詞來說,古代人可能會将“己”寫成“已”,即“省已”。不過,兩者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強調個人的自省和自我提升。
1. 作為一個企業家,他時常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不斷完善自我,這也是他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
2. 她很擅長省己,明白過失通常都是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怪罪他人。
1. 自省:指自己反觀自己,檢讨自己。
2. 己見:指個人的見解、觀點。
自省、自我反省、自我提升
埋頭苦幹、不思進取、不思自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