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己的意思、省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己的解釋

猶言自我反省。 宋 王禹偁 《拟貶蕭瑀出家诏》:“朕失任賢之道,昧則哲之明……勉思省己,以蔔自新。” 明 張居正 《奉旨迎母就養謝遣官郊勞疏》:“今生一命草芥,冒此寵榮;仰而戴天,俯焉省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省己"是由"省"與"己"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自我反思與行為檢視的修養過程。從漢語構詞法分析,"省"在《說文解字》中本義為"視也",引申出察驗、審度的深層義涵;"己"作為第一人稱代詞,特指個體本體。二者結合構成具有哲學意味的動賓結構,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反求諸己"的修身理念。

在語義演變過程中,"省己"最早見于漢代典籍,《白虎通義·谏诤》載"省己謹敕"之說,強調通過自我省察達到謹言慎行的道德要求。唐代孔穎達注《禮記》時,将"省己"與"克己"并論,形成"省己以存誠,克己以複禮"的理學命題。明代《朱子語類》更從工夫論角度闡釋:"省己如照鏡,須日日拂拭,方得明德之體"。

現代漢語中,該詞主要應用于書面語境,如學術著作中常見"省己察人""省己知微"等表述,體現由個體修養推及社會倫理的思維路徑。在具體使用中需注意:"省"字在此處應讀作xǐng,區别于行政區域稱謂的shěng音;構詞方式屬于使動用法,即"使己省察"的語法結構。

權威典籍中,《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自我省察、自我約束",這一解釋源自《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的儒家傳統。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則引《漢書·杜周傳》"修己以省愆"佐證,說明其與"修身""克己"等概念的同源關系。北京大學中文系編纂的《現代漢語詳解詞典》特别指出,該詞在當代多用于哲學、倫理學領域的學術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省己”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省己”意為自我反省,指通過反思自身言行來檢視不足或錯誤。其核心在于“内省”,強調主動審視自己的行為與思想。

2.詞源與結構

3.經典出處

該詞在古籍中多次出現:

4.現代用法與延伸

5.例句參考

總結來看,“省己”是中華文化中修身的重要概念,強調通過内省實現自我完善。如需進一步探讨相關古籍原文,可參考漢典或文史類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半賈冰谷不洎藏鋒斂穎參狼羌陳師道春冰處人楚薮辏挽錯行典圖東談西說東征西怨督繕恩府防旱飛牒風錘浮金幹賞貫滿龜符詭遇海熊纥邏敦黃中李昏明混亵計局進口段饑殍咖啡誇玩廬山真面目買櫂滅此朝食釀造沛竹平肅千度七臣親慈诠明人多勢衆宂號三十六策殺鷄取卵笙磬屍位碎劇午貫洿泥侮笑無些相生相克閑腦賢重西方浄國徙官